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1-11-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胡碧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与传统仅仅把思政课作为育人主渠道的观念不同,课程思政是将所有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心怀国之大者,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践行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会贯通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突出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以课程思政本质内涵为导向,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体现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即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为形式,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创造性地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情感建构与价值形塑汇聚于一体,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有助于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以学科整合为支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推动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四新教改主张,其标志性特征就是将课程思政建设深嵌于国家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新交叉新融合。这是新时代跨学科视域下学科建设的再平衡和再创新,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再探索和再构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课程思政守正创新的关键,必须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将时代特征、地域特色、专业特点创造性地整合融通,把人文通识教育渗透覆盖不同专业学生;打破高校、学院、科研机构圈层壁垒,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推动通识教育博雅课堂结合,在构建教学新理念、新场景、新模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课堂教学作为知识传授和实践育人的主渠道,必须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引,以生动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多层次体系化教学评价机制为监督,形成互动、友好、高效的教学生态共同体,构建教、学、练、评四位一体实践运行系统。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可以把学科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启迪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材编写的思路上,可以有效切入时代主题,展现文化自信,以中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进行资源包的制作与补充,进一步提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丰富性。同时,同步实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和教学评价,直接验证专业与育人目标结合的课堂教学成果,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以课外实践为补充,拓展实践育人新平台。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也是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理论化传授。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科技产业化等课外实践则是知识运用和能力发展的现实化应用。课外实践能直接检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反映相应的教学成果,是育人工程中不可分割的第二课堂。课外实践要求以国家需求与民族意识为前提参与社会建设,以充分的身体力行和感性体验强化知识性、社会性、伦理性认知,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处理技术性、职业性、管理性问题,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统一。课外实践的主要形式有社会调研、观读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勤工俭学、带薪实习等类型。这些课外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学科竞赛为促进,完善绩效评价新体系。开展制度化、常态化高校学科竞赛,是科学评估、集中展示、竞争检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交流、互动、比学、相促、共赢的竞赛评价体系建设,既能全面呈现师生日常教学实践的综合性过程,又能审视不同目标节点阶段性实践活动的创新成果,有利于高水平高质量实践成果脱颖而出。建设竞赛评价体系,不仅能在知识层面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还能在思维层面锻炼批判性视野和创新意识,在价值层面加强人才对真理的追求。竞赛评价导向议程设置,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此外,竞赛实践活动的赛前筹备谋划、赛中比学赶超、赛后反思总结等全过程,对各高校发展视野与管理水平、校际间公平竞争与合作共赢、高教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有效运作与提档升级都大有裨益,有助于形成更有活力、更高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

(作者系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