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范公堤

发布时间:2021-11-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陈 渝    

清代诗人高岑有一首七律《范堤烟雨》: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无涯忆范公。柳眼凝烟眠晓日,桃腮含雨笑春风。四围碧水空蒙里,十里青芜杳霭中。踏遍芳龄一回首,朝暾红过大堤东。这首诗提到漫步范堤欣赏美景,心中怀想范文正公。范堤就是范公堤。之所以命名为范公堤,是为了纪念范仲淹主持修建这道捍海堤坝。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直言敢谏的浩然正气、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的担当精神而彪炳史册。

这道范公堤东濒黄海,北起阜宁,南到启东,途经大丰、东台、如东、海安一带,全长大约300公里。沿海地区每当海潮漫涨之时,如果没有大堤防护,就会庐舍漂没,田灶毁坏,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唐代大历元年(766),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实曾在沿黄海一代筑堤堰以捍海,自楚州高湾至扬州海陵县境,延袤142公里,名为常丰堰。宋代开宝年间(968-976),泰州知事王文佑增修捍海堰,后因年深月久逐渐倒塌。此后,失去海堤保护的沿岸百姓饱受洪涝之苦。

宋代天禧年间(1017-1021),刚过而立之年的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仓监。天圣年间(10231032),他见海陵沿海一带海堤年久失修,百姓饱受洪涝苦楚,写了两封信。一封信,写给当朝宰相张知白。他向张宰相反映水患情况,表明自己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的追求,讲述当地缓则罹咎、猛且贼民的征税困境。另一封是写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的,并向他呈报一份修复捍海堰的建议书,信中详细条具工程、费用计划,讲明打算沿常丰堰旧址,在内侧取土修堰,同时疏浚复堆河。时有人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范仲淹回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范仲淹敢为民生疾苦上书兴修海堤,也是凭着一腔热血、一颗悲悯之心。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筑海堰后难以排水,极易出现积潦。张纶熟知水利,也早有这方面的考虑,他支持范仲淹说:涛之患十九,潦之患十一,获多亡少,岂不可乎。他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奏请朝廷批准,并命范仲淹负责修筑泰州捍海堰。

宋代天圣二年(1024),范仲淹征集兵夫四万余人兴筑海堰。时值隆冬,雪雨连旬,潮势汹涌,迫岸而来。募集来的兵夫看到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惊慌失措,四处逃散,不幸有二百余人陷入泥泞中淹死。这一天灾对满怀激情的范仲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泰州司理参军滕子京与范仲淹并肩战斗在第一线,果断指挥士兵保护民工,安抚死者家属,稳住了人心。

可见,要干成事,仅凭一腔热诚是不够的,还要有办法有能力有韧劲,不是挥洒文字就能立刻指点江山的。滕子京当时临危不变力挽狂澜的举动给范仲淹很大支持,被范仲淹视为人生知己。多年后,滕子京病逝,范仲淹写下《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提到当年两人并肩作战的场景:(滕)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仓皇,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予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而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也是范仲淹因修海堤时与滕子京结下的深厚友谊而创作。两人修海堤时,位卑却不失担当,言轻却不忘作为,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有人据此上书朝廷,反对修堰。当时朝廷见此情况,虽然没有立刻同意停止修堤,但也暂行停工,并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到泰州查勘实情。遇到这样的困难,兴修海堤这块烫手山芋可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幸而胡令仪曾于宋代淳化、至道年间(990-997)任如皋县令,熟悉当地情况,也了解古捍海堰年久失修,海潮来时,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的现实。兴修海堤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不是名利双收,而是实打实地为民众办实事解决难题。察看实情后,胡令仪与张纶联名奏明朝廷,认为兵夫受灾情况属实,但海堤必须要修。于是继续开工。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去世。谨守孝道的范仲淹离任回籍守丧。其间,范仲淹屡次给张纶写信,请他克服千难万险定要将捍海堰修成,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承担。他对兴修海堤念念不忘,不断写信给张纶,关注工程的进度,确保兴修工程的办成。

天圣五年(1027),张纶负责捍海堰工程指挥,于当年秋施工,第二年春完成,前后历时四载,终将捍海堰修成。堰长25696.6丈(合71公里),堰基宽3丈(合10米),高15尺(合5米),顶宽1丈(合3.3米)。堰成后受益显著,洪水来时,不会把盐灶毁了,洪水退时,不会毁了农桑稼穑。外出逃荒的两千余民户回归家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春耕夏种,取卤煎盐,这一带沿海地区农业盐业都得到了发展。

后人没有忘记修堰的首倡和实际促成者范仲淹。从明代以后,人们将阜宁至吕四的海堤统称为范公堤。明嘉靖七年(1528),为纪念范仲淹修海堤的功劳,海安在西寺建范文正公祠。明朝有位盐城知县杨瑞云赋诗:吴陵持节日,沧海设重关。寒日低淮浦,高祠遍楚山。草深沙脊在,鳄徙市廛环。我欲穷遗迹,徘徊烟树间。明末清初的布衣诗人吴嘉纪写诗称赞范仲淹:茫茫潮汐中,矹矹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这首诗礼赞兴修海堤的千秋之功,表达后人对前人勇于担当的敬仰之情。

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督高斌于茶、角斜续修范公堤。民国二十年(1931)洪灾后,刘庄、白驹至海安一段范公堤100余里均加宽至4-9米,10天竣工,投工16万人次。明清两代,堤东逐渐淤积成平陆百余里,但此海堤仍保留有束内水、隔外潮的功效。多年后,堤东广袤土地已成良田,阜宁至东台一段堤身筑成公路,成为通榆公路之一段。海安境内范公堤从原旧场通海桥至角斜镇大码头段,建国后改作角公路,大码头至李堡镇、原北凌乡之堤,除少数尚存残迹外,大部分旧堤已削平。现今的204国道是由范公堤改造而成。随着江苏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204国道迁址拓宽,不少地段已离开了古范公堤,不过大丰区草堰镇境内仍保存有范公堤残段。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范公堤现虽失却其捍海之能,但修筑范公堤有助于沿海开发,并有效推动了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范仲淹及他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