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做乡村美育的筑梦人

发布时间:2021-11-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朱 永    

编者按:朱永,1964年生,中共党员,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省级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江苏最美教师等光荣称号。扎根乡村从教39年,他用儿童画架起了乡村孩子与美好世界的桥梁,誓将美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心里。他是唯一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儿童美术教育专家的小学美术教师,先后四次被推选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大使,到埃及、美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斯里兰卡等国传播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文化。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乡村的美术教育道路上,我走了39年。自从拿起教鞭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就升腾起一个美丽的梦想:让农村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绘画天地。近40年的默默耕耘,我做到了当初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农村,扎根岗位,为乡村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城里老师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我出生在农村,上小学时爱上了画画。那时乡村小学没有美术教师,我就照着书本上的插图临摹;没有钱买画笔和颜料,就捡丢弃的铅笔头、橡皮头、蜡笔头。初中一年级时,同学们渴望上美术课,可学校却找不到美术老师。班主任找到喜爱绘画的我,问我是否敢为大家上一节美术课。我硬着头皮上台,画了熊猫和竹子,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一个梦想就此在我心里播下,那就是长大后做个乡村美术教师,让农村的娃娃们都能圆画画梦

高中辍学后,我成为乡电影队画幻灯片出海报的放映员。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乡村美术教师的梦想,于是就主动找到王集小学的校长,请求当一名美术老师。1983年,我成为一名临时代课美术教师。当时只有18岁的我不谙世事,没有参加过教师培训,根本不懂得教育教学,有的只是对绘画和教育事业的一片热爱。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我一方面到县实验小学、睢城小学取经,学习如何辅导儿童画创作的经验;一方面参加市国画班为期三年的函授学习。那时民办教师每月只有30元工资,为了筹措学费,我卖了自家仅有的一头牛,才得以走进函授班的教室。每次参加学习时,我一天只吃一顿饭,还是从家里带去的煎饼和咸菜——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学习资料。白天,我专心教学,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钻研业务。夏天的时候宿舍里蚊子成群、炎热难耐,我便打来一桶凉水,把双腿、双脚浸在里面,一来可以提神,二来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

学成归来,我更加把心扑在教学上。在函授课上接触到美育的概念,懂得了画画是关于美的教育,我开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并记录身边的美,用眼睛发现美、用画笔画出美、用心灵沉淀美。

当时,睢宁县实验小学的儿童画频频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轰动全县,这激发了我从事农村儿童画创作的激情。我暗下决心:城里老师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城里的孩子能获奖,农村乡下的孩子也能获奖!于是,我产生了成立学校美术组的念头,让孩子们有一个充足的绘画时间,掌握系统的绘画知识。

只要热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当我把成立美术小组的想法向领导汇报时,校领导一方面担心我分神,影响40分钟美术课质量;另一方面担心场地问题,学校也没有空余的房子。我向学校承诺:40分钟美术课我一定保质保量上好,课外美术小组活动场地我个人解决。于是,学校同意了我的请求。

我坚信:只要热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变卖了家里2000多斤稂食,购买旧桌椅板凳,自己修修补补,搬到操场的一隅,美术组的活动就这样开始了。夏天,为了不让烈日晒着学生,我就把结婚时爱人陪嫁的几床棉被面撕了缝在一起,搭成一个简易遮阳棚,带着学生们就在这只有上盖而无墙壁的大画室里学习绘画。到了寒冬腊月,学生们的一双双小手冻得发紫,拿不住画笔,我就把孩子们带进我6平方米的宿舍,教孩子们进行绘画创作。活动结束后,我的被子、床单都抹上了五颜六色,同事们都笑称我的宿舍是大染坊。没有画纸颜料,我帮人打工、捡破烂,赚钱给孩子们买材料。

由于我一心扑在辅导学生创作上,有时很多天不回家,家中的农活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她经常说我是一个不着家的野人,孩子也常埋怨爸爸不是我们的亲爸爸,学生才是他的亲孩子。记得有一年麦收季节,我因辅导学生创作参赛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回家,眼看别人家的麦子都收割完了,听说马上就有大雨,我爱人再也沉不住气了,流着泪找到学校与我理论。我自知理亏,仍然风趣地说:庄稼不收只是一季,学生教不好可是一辈子啊!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参赛,我只好利用晚上时间回家抢收麦子。一天,由于天黑路滑,我连人带车摔进路沟里,腿上划破几块皮,胳膊也摔伤了,年迈的母亲心疼地直掉眼泪,但第二天,我不顾家人劝阻,胳膊上缠着绷带又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1986年,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我向学校预支了自己半年的工资,带领学生到南京、连云港、泰山等地写生。外出写生期间,我既当爸又当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买来的饭菜舍不得吃,自己只吃从家里带去的煎饼和咸菜。

三十多年来,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美术组的孩子们,手提干粮,肩背画板,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即便这样,我也从不向家长和学校要一分钱的补助。至今,我为乡村儿童美术教育事业贴进去多少工资,自己也说不清楚。

让世界知道中国是好样的,中国的孩子是好样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根植在本土,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教学中的不断实践,我在辅导儿童画创作中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形成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儿童画风格,学生们的作品也屡屡获奖。

2012年,我辅导学生鹿芷涵绘制的儿童画《我们爱和平》,从全球70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由联合国主办的艺术促进和平儿童绘画大赛第二名,填补了中国儿童绘画作品在这一赛事中的获奖空白,也成为长期陈列在联合国大厦的4幅儿童画作品之一。至今,我所辅导的儿童绘画作品荣获国际级儿童画大赛139枚金奖、256枚银奖、485枚铜奖,在国家级儿童画比赛中有1600余幅获奖。

得到国家教育和文化部门的关注和认可,20138月,我作为唯一的乡村美术教师,代表中国去埃及开展中外艺术交流活动,开启睢宁儿童画海外培训第一课。到达开罗当天,顾不上旅途疲劳,我放下行囊就开始在异国他乡的第一次教学活动。可是第二天埃及局势突变,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实行一个月的宵禁,文化中心做好了没有学生被迫停课的准备。面对突发局面,我没有惊慌,坚定表示,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要正常上课。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正式开课那天,报名上课的学生居然有很多。我给孩子们出的主题是和平命题画,并向他们演示中国画笔下的优美线条。出人意料的是,一名学生用刚学会的中国线条,画出了两只猫,一只是中国猫,一只是埃及猫,背景是北京天安门,旁边是盛开的鲜花,表达了他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对美丽中国的向往。我辅导的这一条中国线,把中国和世界儿童的心灵连结在了一起。

2017年我被文化部推选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大使,走出国门,到美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斯里兰卡等国家,向世界各国青少年传播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我深知,我是乡村教师的代表,是睢宁的代表,也是中国的代表,走出去,中国就是我的脊梁。我指导孩子们创作的画,也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我要让世界知道:中国是好样的,中国的孩子是好样的!

学生成就了我,我改变了他们

39年来,我教过的学生数以万计,遍布各行各业。我所辅导的学生95%以上考取高等美术院校,成就了乡村孩子的梦想。学生成就了我,我也改变了他们。

我教画画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让孩子感受身边的人和事,记录美好童年。我相信美育会让人终身受益,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长大一定会开出美的花,结出美的果实。

我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教学生们如何做人。2011年的一天,六年级学生王文慧,在校园路上羞涩地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小字:朱老师,我想喊你一声爸爸,好吗?孩子怎么会这么说?原来在她上五年级的时候,一次课堂上,我发现她状态不对,问她怎么了,她不说话。下课后带她到办公室聊天,她说:父母不愿意在一起生活了,他们分开了,我和我弟怎么办?我教她: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很爱他们,你长大了会孝敬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多么幸福。第二天,她父母特地来到学校感谢我。于是,后来有了这张字条。我和她约定,等考上理想大学后,我就认她这个女儿。2016年,王文慧以较好的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我们爷儿俩也完成了约定。她说:朱爸爸,是你一句话激励我考上大学的。

我觉得和成绩相比,孩子成人和快乐成长更重要。学生小雪家庭比较困难,我课堂上第一次见她时,头发乱乱的,都打结了,不抬头也不说话。有学生跟我说:老师,别理她,她有点憨。我告诉他们:她会有很多好朋友的,包括我也会是她的朋友。下课后我把她带进办公室,让她妈妈来学校沟通。第二天向她妈妈了解情况后,我带着孩子走到一家理发店,给她洗头理发,又给她买了一身漂亮衣服。当我把她带进教室时,班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她笑了。从此她阳光起来,很快融入到同学中。现在小雪已经上初中了,成了灿烂自信的女孩,每周末都要到学校看我。

我常常想,一个老师不可能让每个孩子成功,但能让她成为最美最好的自己。老师不仅要当知识的传递者,更要当爱的传递者,教给孩子爱和真善美,教他们学会做人。

乡村教师是我永久的本色

由于长期坚持与努力,我在美术教学和课外儿童绘画辅导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不少进城的机会,但我依然选择留下。朋友推荐我去南方发展,收入是本地的3倍,我还是离不开乡村小学,离不开这些孩子,我已经深深扎根在脚下的土地上。

我对这里的孩子充满希望,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行。我觉得,城里的学校老师多,少我一个不要紧;家乡的学校少我一个,孩子们的人生就不一样。

我始终保持着乡村教师的本色,履行着为乡村美术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誓言。除了认真上好每周的十几节课,只要有机会我还会想着为教育做点什么。于是在自家开办了一个义务课外儿童画辅导班,给更多农村的孩子提供免费学习绘画的机会。

2012年春季,我得知中心校要在离镇区5公里的庄楼社区成立留守儿童呵护站,便主动请缨前去做辅导教师,每周五晚上和双休日全天义务辅导附近村庄的十几位留守儿童绘画、写字和课外作业。我不仅在学习上指导孩子们,更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给他们买学习用品、买衣服、买水果等,让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关爱。渐渐地这些孩子离不开我,他们也成了我心中的牵挂。记得深秋的一个周五晚上,眼看着辅导时间将至,突然下起了大雨,爱人说:今晚天这么黑、雨又大,孩子们肯定不会去了,你就别去了吧。我犹豫了一下,可孩子们那焦灼的眼神浮现在眼前。不!我要去看看!我毅然骑上自行车冲进漆黑的雨夜中。来到呵护站,我浑身湿透了,可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十几位孩子全都站在屋檐下眼巴巴地等着我!最小的只有5岁。一个孩子扑到我怀里,哭着说:朱老师,我想你一定会来的!我流泪了,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中……

为了让农村孩子儿童画教学延续下去,我近年来致力于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创办了乡村美术教师培育站,先后做了百余场中小学美术教学讲座,足迹遍布睢宁城乡的每一所中小学。我和青年教师结对子,和中年教师交朋友,将自己积累的美术教学经验无私地分享给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激励他们奋进。

我认为,好的教育不会让人背井离乡。我要争取培养更多的优秀美术教师,让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希望。

回首走过的路,年过半百的我感慨万千。我之所以甘于做一名小学乡村教师,是常感到肩上那副教育学生沉甸甸的担子,是因为这份付出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我愿意在农村美术教育这块园地里,无怨无悔地走下去,用一个教师的赤诚情怀和执著精神,为农村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让我们乡村的美术教育山花烂漫。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