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 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2-01-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刘 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用好百年党史这本教科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习百年党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和战略任务。回顾我们党奋斗、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治国理政思想、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可贵的为民服务宗旨。学习百年党史,能够让大学生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深刻感知新中国来之不易、改革开放来之不易、全面小康来之不易,从而在知史中爱党、在知史中爱国、在知史中奋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青春理想转化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学习百年党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面对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变革,高校育人环境也随之复杂化。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普遍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也较为强烈。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影响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出现信仰模糊、价值悖逆、认同危机等问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将唯物史观作为制胜法宝,深入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役。形势瞬息万变、挑战不断出现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现状。学习百年党史,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角和发展规律中研判问题、把握方向、开展工作,有助于把新情况新问题放到更为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去观察和处理,用发展的眼光去拨开迷雾、回应困惑、引导教育,弄清问题出现的时代性、特殊性和阶段性,有效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学习百年党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青年先醒悟过来,扛起了救亡图存的重担;在改革开放中,无数青年挥洒着汗水寻求解放思想的良方;进入新时代,无数青年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使命。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百年党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强使命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有助于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

学习百年党史,高校要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创新课堂教学,丰富育人内涵。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为此,要将百年党史转化为优秀的教育资源,充分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整合专业课、公共课等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提升各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素养和能力,破除部分专业课教师把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内容对立起来的认识误区,形成课程育人的合力效应。找准切入点,将百年党史故事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阐释和情景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增强百年党史与思政课程的差异化融合,为单纯枯燥的理论注入鲜活素材,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编撰百年党史课外读物,开展百年党史选修课或通识课教学。运用3D等新媒体技术,将分布在江苏各地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学生在课堂就可听、可看、可参与的活历史,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拓宽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创新实践活动,拓宽育人渠道。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了解社会、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丰富情感。为此,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实践活动。根据文史哲类、教育类、艺术类、法学类、金融类、理工类、医学类、农学类、艺术类等不同专业大类的学科特点,集聚地域资源优势,嵌入红色文化资源图谱,充分挖掘家门口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拍摄纪录片以传承文化、再现历史场景,开展大手拉小手理论宣讲,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走访调研,开展音乐党课等。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沉浸式教学。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加强与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的合作共建,挖掘南京这片红色沃土上埋藏的感人故事,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注重实践结果的转化,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将四史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把实践成果转化为鲜活的创新创业成果,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创新发展精神。

创新载体平台,营造育人氛围。百年党史涵盖多种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形态的,也有物质形态的,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多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因而,可通过体验式、渗透式等隐性教育方式,把百年党史元素融入载体平台,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育人使命。一方面,将党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内涵与特色的展示,体现着大学文化自信的底色,也是推进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将百年党史融入校园景观、文化长廊、横幅标语等设计中,打造百年党史故事宣传长廊,为培育时代新人拓展时空场域;重视仪式感教育,以重要节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创作党史故事绘本、创作红色歌曲、表演红色剧目等。另一方面,占领网络阵地。用好互联网开展教育,将全景技术融入其中,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形式传播百年党史内容,实现全程、全息、全效媒体传播,使之更及时、生动、立体;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矩阵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全方位宣传,聚力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