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2-05-0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朱小成    

诗和远方指的是理想生活,出自于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时至今日,这句优美的歌词仍风靡于朋友圈,长盛不衰,引发着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

因为家庭成长环境、学习经历、工作履历、生活阅历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同的人对现实生活诗和远方的关系理解不尽相同,在一部分人眼中,现实与诗和远方之间隔着一面无形之墙,虽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面对这面墙,有人焦虑,有人叹息,有人徘徊,有人奋力攀爬。作家博尔赫斯说过一句话:凡事总有一个经济学的解释。但除此之外,无疑也有其他的解释。有的人说,在现实与诗和远方之间就差一个亿。认为只要有了足够的钱,诗和远方随即抵达,这种想法简单把诗和远方一个亿划上等号,背离了美好生活本来的意义。

诗和远方对现实的指引,是让今天做的事更有意义。现实与诗和远方并不矛盾,而是立足当下、指引我们前行的一对共同体诗和远方之所以能够拨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正是因为它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年少时,诗和远方是一个人背上行囊,踏上旅途,欣赏美好的风景。现在,我们也许更加乐意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到老家,陪一陪年迈的父母,寻找童年的生活印记。以前,我们的诗和远方是远离城市的喧嚣,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空自己,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今天,我们的诗和远方也许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

看待诗和远方,我们要有一点终局思维。诗和远方更像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一块块拼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完整的幸福蓝图,我们都在为拼好这幅图而不断奋斗。就好比玩拼图游戏,你总得先看到最后那张大图,然后再从一堆凌乱的碎片中,一块块找出需要的部分。在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当下,前方的路,到底怎么走?哪条路才能通往诗和远方?有一个著名的小故事。一个人在丛林里迷路了,没有地图、向导、路标,怎么办?有一个方法,就是顺着流水的声音往前走。因为流水一定有终局,流水可能会绕路,但绝不会回头。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只低头看路,更需抬头看天,自觉地和那个能清晰看到的未来站在一起,然后反过来再看当下该做什么。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颁奖词。他把诗和远方定位在广阔无垠的太空,把追逐诗和远方的奋斗历程融进了伟大的航天事业。孙家栋的故事启示我们,如果我们不局限在个人逻辑里去认识诗和远方,而是拆掉思维里的墙,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在党和国家的事业、社会全局的利益中去考量,前方的路会变得更加清晰,脚下的步伐会变得更加坚定。

支撑我们前进的,不仅仅是诗和远方,更是我们身边的日常。

(作者单位: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昆鹏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