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拟对江苏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典籍与成就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2019年10月,南京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在此背景下,南京地域文学、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近出版的《南京百年文学史》正是对百年来南京文脉传承与新变的一次回顾与总结。
南京文学具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南京素享“天下文枢”之美誉,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篇文论《文赋》,第一部诗论《诗品》,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以及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等。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在20世纪初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百年来的南京文学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出现了刘半农、叶圣陶、朱自清、宗白华、路翎、高晓声、陆文夫、叶兆言、苏童、毕飞宇等享誉全国的作家,吴梅、黄侃、汪辟疆、胡小石、陈中凡、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程千帆等举足轻重的文学学者,美国作家赛珍珠在这里创作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大地》,陈独秀、鲁迅、胡适、张恨水、徐志摩、巴金、丁玲、曹禺等文学大家都曾在南京学习生活过,并留下了书写南京的经典篇章。如今,南京文坛仍保持着蓬勃的朝气,形成了一批具有相近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的创作、批评群体“南京作家群”,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都闪耀着活力的光芒。
南京文学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姿态。南京地处南北之交,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与政治变动,带来了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南京兼容并包、中正平和的城市性格。其孕育的文学也在新旧之间保持着适度的平衡。一方面,南京文学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如以东南大学师生为核心的学衡派,提出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口号,反对全盘西化,而主张在保存传统文化精粹的基础上,理性吸收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南京作为新文学的发生地之一,也见证了新文学的孕育与成长。如曾任教于东南大学的陈衡哲,创作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一日》;鲁迅早年求学南京,在这里写下了《戛剑生杂记》和《莳花杂志》,开启了最初的文学之旅;胡适曾多次到南京讲学、访友,并以此创作《我们三个朋友》《湖上》等白话自由体诗,这些诗作后来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百年来,南京作家始终保持着不激不随的姿态,学古不泥古,在整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发展。
南京文学彰显立足本土、心系民族的主题。南京作家努力讲好南京故事,创作了大量与本土相关的作品。如朱自清《背影》描写在浦口车站与父亲分别的情景,表达了父子间诚挚、深沉的爱,他与俞平伯同题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二人同游秦淮河的所见所感,均为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此外,巴金《从南京回上海》、曹聚仁《南京印象》、钟敬文《金陵记游》、张恨水《丹凤街》《秦淮世家》等等,都以南京为背景或主要书写对象,玄武湖、鸡鸣寺、石头城、秦淮河等标志性意象经常出现在这些作品中,寄托着作家对这座城市沧桑巨变的感慨。叶兆言甚至被称为当代南京文学的代言人,其创作几乎都围绕南京展开。“夜泊秦淮”系列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新近出版的《南京传》则号称“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南京故事的书写并不拘泥于本土,而同时指向对全民族命运的探索与思考。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南京大屠杀更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沉痛记忆。在20世纪30年代,范式之《敌蹂躏下的南京》,陈鹤琴、海燕《敌军暴行记》,蒋公榖《陷京三月记》,林娜《血泪话金陵》,李克痕《陷京五月记》,郭歧《陷都血泪录》,白芜《今日之南京》等等,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控诉了侵华日军的罪恶与暴行。当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学叙事仍在进行,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哈金《南京安魂曲》、张纯如《南京大屠杀》、郑洪《南京不哭》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等,都在继续讲述这段史实。文学中的南京,不仅关乎南京自身,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挫折与艰难中探索着复兴之路。
南京文学秉承聚焦现实、关注民生的精神。百年来,南京文学延续着现实主义的传统,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注重展现民生疾苦。如1947年南京学生举行“反饥饿”大游行,演出活报剧《内战内行》《社会贤达》等,对国民政府腐败统治导致的民生凋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演艺活动发挥了革命宣传的作用,成为批判黑暗现实、推动社会改革的利器。20世纪80年代,南京《钟山》杂志率先提出“新写实小说”的概念,在先锋文学风起云涌的形势下再次审视现实主义的价值,范小青、苏童、叶兆言等在当时都创作了一些表现小人物生存困境的作品,在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探察中展现底层民众的无奈与尴尬。南京文学对现实的关注、对民生的表现,形成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趋向。
《南京百年文学史》总结了百年来南京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经验,为江苏文脉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同时也在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地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从而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