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奇与吴派古琴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0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黄子泠    

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从诞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古老中国礼乐治国的文化蕴意,是载道宣德的教化之器。除却宗庙之上的礼乐,文人抒情遣怀,君子修身养德,均离不了古琴。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中的言子,就曾长期在吴地,也就是在今天江苏常熟一带,弦歌化俗,以琴代语,乐教民众。东汉时,蔡邕曾经在吴地授琴十二年,发吴派琴学之端,有焦尾琴的故事流传于世。初唐,琴家赵耶利称赞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绵徐逝,有国士之风。明清时期,吴派古琴先后衍生出虞山、广陵诸派。吴兰荪、吴浸阳两位古琴大家继承传统琴家的精华,并由吴兆基、吴兆奇兄弟等人融会贯通,集吴派古琴之大成。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文化人群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 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总是离不开特定文化地理环境的浸染;反过来,艺术的流派一旦形成,必然也会融入这个生态系统中,并对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吴派古琴产生于苏南地区,对苏南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19年,叶璋伯、顾麟士、吴浸阳、吴兰荪等人发起怡园会琴,这是近现代第一次全国性的古琴盛会,推动了古琴艺术的跨地域交流和传播传承,影响深远。

1921年,吴兆奇生于苏州。他的父亲吴兰荪、兄长吴兆基都是古琴宗师,吴门琴派的开创者。吴兆奇在这样的家庭文化氛围中长大,被古琴文化浸染了一生,他也对古琴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吴兆奇十二岁时随父亲学习古琴,弹《良宵引》《平沙落雁》,后受明师吴浸阳熏陶教诲,学弹《普庵咒》《渔歌》,紧邻查阜西先生亦常到吴家做客,指导琴学。稍长,随吴兆基向陈微明、李香远学习太极拳。自此,古琴和太极成为吴兆奇一生业余爱好的两个主要方面。

1940年,吴兆奇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1944年毕业后回苏州,任职苏州职业中学,期间有琴家吴景略、庄剑丞等常至吴家弹琴,多有交流学习。1945年,吴兆奇经大哥介绍考进南京电信局任会计,在电信局工会的活动中接触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成为电信局地下党负责人。兆奇夫人车棣华也是地下党员,其兄车大奎是蒋介石专线电话接线员,由她发展成为中共党员,为党组织提供了无数宝贵的核心情报。当时,吴兰荪、吴兆基在南京与琴人夏一峰、汪剑侯常有聚会。那段时间,古琴聚会是开展地下工作的掩护方法之一。

解放后,吴兆奇长期担任南京工人文化宫主任,上世纪50年代经常到三条巷六合里九号张正吟家聚会弹琴,结识梅曰强等琴人。1961年,吴兆奇受市总工会主席夏冰流嘱咐,聘请刘少椿到文化宫教授古琴。

上世纪80年代后,吴兆奇从文化宫离休,闲居月牙湖,每日抚琴打拳之余,亦教授琴生数人,同时热心古琴公益活动,任吴门琴社、金陵琴社、南京大学古琴社顾问,为传承古琴文化不遗余力。吴派古琴也因此后继有人。

吴派古琴文化讲究修心养性的审美思想。吴兆奇在回忆录中写道:余一生与古琴、太极拳相伴有缘,深感此二者均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内涵相通之处,太极拳非为技击格斗,古琴非为弹奏表演,二者的根本都是修心养性,都讲究中正平和、松静自然,练好了,人自有正气,琴自出正音。吴兆奇提到的修心养性,与儒家强调古琴养心的说法是一致的。范仲淹曾经说过清静平和,性与琴会。欧阳修说,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苏轼认为,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朱熹认为,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也就是说,要在丝桐共鸣的古琴音乐声中,除去心中浮躁不平之气,归于精神自由的境界。

吴派古琴文化讲究自娱抒情的审美趣味。唐朝薛易简在《琴诀》中提到: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吴派古琴的琴人无论身处何地,有无听众,只要体虚心静,就能抚出清高曼妙的音乐,表达一种闲适超脱的审美趣味。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人的特性,正是与古琴相通。

吴派古琴文化传承传统琴学的审美追求。传统琴学的核心是文人琴和丝弦琴。桓谭《新论》记载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白居易有诗: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丝弦是古琴的文化独特性之一,因其音清,声稀,体现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审美意蕴,展现清静自正的精神世界。民国至当代,由于时代变迁,弹奏方式不断创新,审美发生了变化,斫琴、制弦工艺有所改变,传统琴学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古琴展现给大众的形象一直是表演性乐器。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音乐学院有人研制出钢丝尼龙弦。自此,伴随古琴数千年的丝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吴兆奇对此十分感慨,他曾回忆一事:1972年,与兄长同时从干校解放,聚于苏州,开怀痛饮,得聆《潇湘水云》《渔歌》清韵。吴老说:尤喜听兄长《潇湘》第八段在丝弦上往来摩擦之声,气势激越,如闻当年郭楚望忧国忧民心声。自有钢丝弦以来,就再也听不到那种神韵了。他认为丝弦才能表现出古琴的神韵。白居易在《夜琴》中提到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江南蚕桑之乡,除蚕丝外也产制琴良材。

1983年,吴兆奇的兄长吴兆基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古琴打谱会,弹了一曲《秋塞吟》,时人评价其琴风中正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概括为四字就是简、劲、清、和,世人称之为吴门琴派,琴风仍是坚持吴派古琴文化的传承。而今,吴兆基、吴兆奇等人的学生纷纷投身传统琴学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在优化丝弦生产工艺、探索传统鼓琴法、考证整理琴学琴史资料、打谱及编著教材、开设中小学非遗传习基地、组织排演丝弦古琴音乐会和音乐剧等方面持续发力。在保护中传播古琴文化,在传承中精研文人传统,在众多琴人的努力下,吴派古琴文化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系丝弦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