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稳”的基础 激发“进”的动能

发布时间:2022-06-30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何 雨    

5月底,国务院召开稳住经济大盘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江苏担负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夯实的基础,更多激发的动能,努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以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正确认识的关系

坚定的行动,源于清醒的认识。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夯实的基础,激发的动能,既有发展的共性要求,又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从发展的共性要求看,稳中求进是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政策的主基调。的手段,的目的。在相当程度上,是数量型指标,就是要保持发展的稳定性与连贯性,为一系列结构调整的重大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是质量型指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转换、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提供久久为功的积累。无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还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在的辩证法中实现。近年来,江苏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经济体量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取得新成就,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绿色发展等成为新底色。

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看,在新情境下稳中求进又有了新内涵。一是夯实的基础变得更加迫切。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对保持市场主体活力、提供就业机会、稳定财政税赋等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夯实的基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把经济发展重新驶入正常轨道。二是激发的动能面临更大挑战。在各种不友好的脱钩因素作用下,关键领域、战略行业等领域的自主可控进程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破坏了的环境。江苏是经济大省,市场主体已经超过千万,一旦的基础遭到侵蚀,就会影响千家万户的就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江苏也是国家创新驱动的主阵地之一,一旦的进程受波及,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实施结构化政策,夯实的基础

夯实的基础,有着鲜明的情境化特点,因此,构建与之适配的政策体系要顺应情境化要求。在事物的轻重缓急中,不仅在性质上是当务之急,具有相对优先性;在内容上,也有着特定的情境化指向。为此,江苏要注重实施结构化政策,不断夯实的基础。

抓住稳市场主体的牛鼻子各类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角,也是稳经济的关键。稳住了市场主体,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民生,稳住了财政税赋。要结合不同市场主体,采取结构化的激励政策:对于国有企业,应该承担起稳经济的政治责任,针对阶段性困难,适时推出一批具有先导性、基础性、长远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对于平台型企业,应在坚持合法性合规性治理的同时,稳定其预期,释放其活力,鼓励其创新,壮大其规模,发挥其聚合作用,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对于非科技型的中小微企业,要营造公平友好的发展环境,切实降低其各种或有形或无形的经营成本,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主渠道;对于个体工商户,在政策上通过扩大经营场所、降低经营租金等方式予以支持。

把牢稳就业的定盘星就业是民生之本。全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超过66万人,比去年增加近5万人,创历史新高。但是因疫情防控,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劳动者求职和企业招聘渠道大幅收窄,校园线下春招不同程度受限,一些考试和招录推迟,客观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正常就业。要抢抓全省范围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窗口期,以更大力度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最大限度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多措并举,广开门路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加大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推动劳务用工精准化;搭建劳务市场信息桥梁,畅通用工渠道;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防范用工诈骗等行为。鼓励就近就地就业,拓展离土不离乡的新就业形态。这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结果,也是近期吸纳就业的一个蓄水池,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兜住稳基本民生的压舱石愈是经济下行,基本民生需求愈大。要适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以应对临时性民生兜底保障集中爆发的挑战;鼓励金融机构,对于因短期因素影响而出现房贷、信贷还款困难的个人,予以展期;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照顾就业困难人群,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确保事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的保障比例不降低、报销品类不降低,防止因病致贫;加大一老一小扶持力度,确保幼有所育”“老有所养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的动能

激发的动能,是长期以来江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战略方向。近期看,在经济增长受阻、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更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创新驱动。

构建更具获得感的激励机制。是质量目标,创新驱动是其根本路径,而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人才。对于江苏来说,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雄厚,在某种程度上,人才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人尽其才。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优势明显,而创业型人才相对不足,导致在产学研转化的链条或路径上,存在脱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构建更具获得感的激励机制,通过分配体制机制改革,让科研人员有精神收获,也有物质收获。

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试错机制。创新是面向不确定性的冲刺,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这是创新活动的共性规律。只有能够容忍失败,才能最终获得成功。为此,必须在管理规范、过程规范、意图规范的基础上,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试错机制,让科研人员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在行动上放开手脚,从而取得更多的从01的原创性、基础性科研成果,进而为的动能奠定自主可控的基础。

构建更具开放性的人才评价机制。当前,人们通常把更多的政策与资源倾斜于标准化人才。所谓标准化人才,就是基于学历、地位、荣誉等标准而评判出来的人才,而对于除此之外的非标准化人才的识别、开发与利用,则近乎空白。事实上,各种非标准化人才,不仅体量巨大,而且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创新成果。从国外看,诸多重大原始性发明创新,都是来自于非标准化人才。为此,要及时补齐人才评价机制短板,充分考虑并挖掘非标准化人才的价值。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