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中,有一支珍藏70余年的派克金笔。这支金笔为真空式上墨钢笔,通长14厘米,含金16K笔尖,墨绿色化学杆,铜笔套,笔身上刻着“victory pen admiral Chester·W·Nimitz”,中文意思为“胜利之笔,海军上将切斯特·W·尼米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三十五年度工作报告》中记载,这支“胜利之笔”又名“尼米兹签字笔”,是国立中央博物院当年所收藏的三大珍品之一(另外两件是毛公鼎和后母戊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上,日本签署投降文件,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切斯特·尼米兹代表美国接受日本投降签字时,就是用这支笔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的。
这样一支见证历史重要时刻的金笔,是如何被收藏于当时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一段往事?让我们慢慢拉开历史的帷幕,拂去时光的微尘,揭开一段几乎不为人知的往事吧……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已经历时14年,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1945年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并发动了冲绳岛战役。鉴于这种战争形势,中国旅美爱国华侨胡筠庄先生向他的好友尼米兹将军(时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赠送了这支派克金笔,“作为胜利时签字之用”祝愿他旗开得胜,早日打败日本法西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受降仪式在美国海军第3舰队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密苏里”号是以杜鲁门总统家乡名字命名的美国最大战舰之一,曾参与过太平洋战争的诸多重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9月2日上午9点,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仪式正式举行,参加受降仪式的有中、美、英、苏等九国代表,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接着,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使用了6支笔,代表盟国签字。而尼米兹将军则使用了2支笔,代表美国签字。之后,其他国家代表依次签字。尼米兹代表美国接受日本投降签字时,就是用了这支笔在日本投降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随后,尼米兹在给妻子凯瑟琳写的一封家信中,详细描述了他当时的心情:“当时我既紧张又兴奋,但是我签字的地方是对的(一位代表签错了地方),我用‘胡送的笔’签了第一份降书,我用自己的绿色旧钢笔签了第二份降书。”信中提到的“胡送的笔”,就是胡筠庄送给他的这支笔。不久,尼米兹又致信胡筠庄,告诉他,“你给我的祝福已实现”,“我以美国代表的身份,用此‘胜利之笔’正式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深感荣幸地将此笔回赠予你”。
1946年春,胡筠庄托人将这支“胜利之笔”带回国内,赠送给国立中央博物院(即今南京博物院)筹备处收藏。此时的笔盒上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米苏里舰(即密苏里舰)签字文具”几个大字。从此,这支见证日本投降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传奇之笔便被庋藏深闺,世人再难见其“庐山真面目”。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名叫哈丁的历史学家,由于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尼米兹写给妻子凯瑟琳的家信,信中提到了两支用于签署日本投降书的笔,一支是“胡送的笔”,一支是自己的绿色旧钢笔。对于尼米兹本人的绿色旧钢笔下落,哈丁最终在美国马里兰州海军学院博物馆找到了。这支笔是派克牌“幸运曲线”钢笔,墨绿色笔杆,是在1963年由尼米兹委托其女儿捐赠给该博物馆。但是对于“胡送的笔”,却没有人能够说出其来历与下落。最终,哈丁又查到了当年尼米兹写给胡筠庄的信,基本上复原了“胡送的笔”的来历。但是,这支“胡送的笔”最终珍藏何处?是在中国台湾还是在大陆?抑或是完全消失?一切不得而知。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像是被沙丘掩盖的岩石一样,在你拼命找寻、探究其真相的时候,往往不得而归。唯有时间的淘洗,才能使它露出隐藏的真相。在2005年,这一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南京博物院在互联网上做了一个关于“胜利之笔”的展览介绍,黑色的笔身上镌刻着英文,中文意思为“胜利之笔,海军上将切斯特·W·尼米兹”。当哈丁在互联网上看到这一展览介绍时,立刻与南京博物院取得联系后,最终确定了“胜利之笔”就是“胡送的笔”。至此,这个困惑了历史学者哈丁数十年的“胡送的笔”的疑问,终于找到了答案。
历史研究的本质不仅是探究事物的本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近在咫尺。当年的“密苏里”号战舰,退役后,作为历史名舰,作为二战历史见证者,如今静静地停泊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岛,供人们参观、缅怀。
201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前夕,在“密苏里”号战舰纪念馆举行了一场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在中国驻美使馆的促成下,这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胜利之笔”不远万里来到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与尼米兹将军使用的另一支签字笔同时与观众见面。这不仅是“胜利之笔”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也是尼米兹将军在日本投降仪式上签字所使用的两支笔70年来首次一同展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也成为二战时期中美友谊关系的基础。今天,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这支“胜利之笔”不仅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并肩作战、患难与共的真挚友谊,而且也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的胜利。
今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世界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基础上保持了总体和平的局面,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各种不安定因素仍然干扰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进程。中美应该本着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话与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继续推进和发展两国健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更有利于世界和平和谐、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
(作者单位:南京博物院)
责任编辑:朱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