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

发布时间:2023-03-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李逢春 张为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当好排头兵,要永葆探路者姿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江苏扎实推进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狠抓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人均达14.3万元左右,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要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推进新型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的深度融合,推行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加快工业企业和设备上云用云的步伐,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开展群链企业协同行动,发挥链主龙头企业头雁带动效应,实行一群一策,积极打造卓越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推动科技创新

江苏始终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创新已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达37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首次突破3%大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9件,保持全国省份第一。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前列。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示新担当新作为,江苏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提升对全球优质资源的配置能力。一方面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高精尖人才共享合作。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重大科创平台的建设,要针对国家发展战略和江苏发展的实际,系统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发挥作用所需的基础性结构,大力提升平台体系的支撑能力和应用场景,同时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协同合作,积极与沪浙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另一方面需要以高端化和国际化为导向,积极创建国家级研发机构。广泛引进国际高端资源,开展市场前沿技术研究,把江苏打造成为集聚全球高端生产要素的磁力场,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同时相关部门积极促使新开发的技术、产品尽快与国际接轨,使之能真正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市场的需要,实现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双轮驱动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2022PM2.5年均浓度下降33.3%,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水质优比例分别提升5.2个、30.4个百分点,太湖治理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

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能源消耗和排放强度都较大,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力推绿色低碳产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排放量的新兴产业,在发展导向上,积极培育发展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对于应用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的行业给予政策优惠激励,提升绿色低碳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二是推动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继续完善园区污染排放物限值限量管理系统,争取非现场监管模式实现全覆盖,实现园区企业全过程标准化的管理,同时共建共享污水处理设施,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治理原则,帮助园区内的中小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协调发展这个基本原则,优势互补,互通发展,畅通要素流动,重塑全省发展布局,推动传统的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逐渐缩小了区域、城乡的收入差距,使区域发展更加包容普惠。目前江苏城镇化率达73.9%,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为0.2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至2.16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

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光荣使命,江苏要切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一是大力推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持续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园区共建和产业链合作,支持苏南苏中苏北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南北产业链双向融合、创新要素跨区域开放共享、民生事业高品质协同共建、发展理念经验有效推广,着力增强苏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围绕缩小城乡差距,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循环。顺应县域人口发展变化和居民消费习惯,推动全省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效整合供销、商贸、物流、快递等资源,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发展效应,高质量开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国际化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赋能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2022年江苏外贸外资量质齐升,进出口总额达5.45万亿元、增长4.8%,实际使用外资达305亿美元、增长5.7%,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只有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扩大开放,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江苏才能抢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制高点。一是用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开放。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入手,积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研究江苏与全球及区域的贸易投资规则差异,并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从规则制度的追随者参与者向制定者转变,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金融服务、投标招标等方面的压力测试,逐步提高江苏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二是放大江苏服务贸易的发展效应和应用场景。利用南京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契机,积极发挥江苏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市场空间等方面综合优势,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开放的联动协同效应,完善跨境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序放宽服务贸易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逐渐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管理模式。

(作者分别系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