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问“稻” 圆梦田间

发布时间:2023-07-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张洪程    

编者按:张洪程,1951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潜心问48年,改变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推动我国水稻栽培由定性为主向定量跨越,引领了我国水稻机械化栽培,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与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4项;同时贴近农业生产实际,推广科技成果,培训大量农业技术人员,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至今从事水稻研究工作已有48个年头,最关心的就是与粮食相关的事。有的人一生涉猎很多行业,有过很多经历,我只想做好一件事——以粮食梦助圆中国梦,在中国式水稻栽培研究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心怀悯农心,砥砺强国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农业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出生在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农民的儿子,父母靠着田间辛勤的劳作,供养我完成学业。我从小便与土地结下了浓浓情缘,深切体会到了农业之重要、农民之不易。

带着这份对农民、农业、农村的热爱,长大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农学院(现为扬州大学),从事农业科学学习研究。从那时起,我对的热爱更加深沉。

曾经有学生问我:专业到底应该选热门的还是热爱的?我认为热爱的前提是了解。很多学生往往在选择所谓热爱的专业之前,并未真正了解专业本身,后期也没有适应好,造成水土不服,甚至半途而废

记得我的大学老师曾经对我们这些学习农学的学生说过一句话:要知农爱农才能学农。这句话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也对我后来的漫漫求学路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沉淀后,我愈发明白了,对我自身而言,专业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农业相关知识,更是一种态度和情感。只有真正热爱农业,才能够在农业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够真正地为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农学,可以简单理解为种地的。但我丝毫没有觉得自卑或不屑,反而觉得充满魅力和挑战——如何种好地可是一门大学问!

农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以解决人类最基础的文明——“吃饭为己任。作物栽培研究和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产量和质量,有重大的政治、社会和民生意义,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基础性科学。想到自己的专业能为全国十几亿人吃饱饭做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就算是再苦,也值得了!

从大学开始,投身农业科技创新,让国人能吃饱、吃好,让农民省力、增收,让农业发展、振兴就成为了我人生最大的追求和梦想,这样的信念在我近半个世纪的科研教学职业生涯中始终没有动摇过。

挑起金扁担,翻越三座山

中国上千年的传统农业劳作的画面,是一幅幅朴实无华、生机盎然的画卷。农民们穿着朴素的衣服,手持锄头和镰刀,辛勤地耕种着土地,为丰收而努力着。这些画面,是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样的画面虽然真诚与美好,但也充满了艰辛与无助。

农民们的劳动,处处需要弯腰。他们需要弯腰在田间地头,耕耘和播种。尤其在每年水稻插秧的时候,他们要忍受白天滚烫的泥水和晚上躲之不及的蚊虫,像猿人一样双手、双脚贴着地面连续作业,不到半天腰都要断了。

如何让中国农民挺直腰杆,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压在我心中的一块巨石。

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从事农业科研开始,我就把自己第一个研究课题对准了农业的轻简化:打好传统农业翻身仗,彻底解决农民的插秧问题!

实际上,自上个世纪40年代起便有学者提出了少、免耕这一省时高效的现代农业式全新观点,但相关技术一直未能在我国普遍推广。原因在于,少、免耕在一些地区造成地力损耗、草害猖獗、作物产量不高不稳,像三座大山一般横在了人们的面前。

初生牛犊不怕虎。仅仅30出头的我在江苏各水稻种植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充分调研后,果断牵头组建了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希望创建一套以少、免耕为基础的新型栽培技术,以此代替传统的精耕细作,大胆挑战三座大山,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时,江苏省也在集结兵力,组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科研集团向这一课题发起冲锋。省科委组织全省22个科研单位5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了多层次协作攻关队伍,把项目科学地分解为两大课题与几个子课题。

作为攻关课题最年轻的主持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倍增,唯有实干苦干才能出真成绩。在此后的7年中,我带课题组成员在江苏各个农区做了大量试验,测定的数据资料放满了20多箱、分类装订了55卷,最终换来了重大突破。1993年,由我领衔完成的项目新型耕作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国内率先完成水稻抛秧技术系统研究,阐明了抛秧稻生物学特性,揭示高产形成规律,创立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获得了当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一成果使得江苏大地上22个县(市)的农民最先挺直了腰杆,以站在田埂上抛撒秧苗代替了千百年来弯腰插秧的传统。这一新型栽培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秧苗成活快、产量高。随后在全国重点推广,在我国南方应用近亿亩,扶直了亿万农民的腰杆。

打赢保卫战,收获振兴果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除了让农民节本省力之外,还要实现丰产丰收。

2002年至2004年,国家连续3年粮食出现总面积、总产、单产滑坡,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为此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组织12个粮食主产省,立足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3大平原,围绕水稻、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目标,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一场激烈的粮食保卫战全面打响!

作为这场战斗的先锋员,我主动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江苏水稻项目,从顶层设计、方案拟定再到技术攻关,我和团队成员们马不停蹄,创新实践。

印象最深的是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期——“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百亩攻关阶段,我们四处奔波,开展苗情考察和田间试验。每逢育秧、移栽、搁田等水稻生长关键时期,常常4点多就得起床,乘车赶往不同的水稻示范种植点,六点半前后,当地农民下地时,我已和蹲点的研究生在田里查苗、测定,落实有关专题试验了。

多年的付出和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的甜蜜。经过长期攻关突破,我们团队创建形成了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体系,在姜堰、兴化先后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亩产903.8公斤、937.2公斤的超高产纪录,屡次刷新稻麦两熟制水稻高产纪录。相关技术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是,要想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一定要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敢趟深水区,勇闯无人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同时,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如何用更少的人力耕种更多的土地,成为一大难题。

为了助力机械化农业生产驶入快车道,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等的资助下,我主动与其他科研、生产等单位联络,通过加强校企联合、校地联动、校所联系,集聚资源,潜心钻研机插水稻稳定高产课题。

十年磨一剑。在培育标准壮秧、机插密度与肥水调控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我们研创出了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栽培技术,创建了毯苗、钵苗机插水稻三协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破解了稻麦多熟制下机插水稻生育期短、个体生长量小等制约高产的难题。这一技术在苏、皖、鄂、赣等省应用超1亿亩,亩产550-600公斤,引领了江苏及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促进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助力江苏成为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省。相关技术于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在,我正在带领团队从机械化跃升为无人化。我们联合国内优势单位,通过应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无人机飞防等技术,协同研制出能一次性完成秸秆还田、施基肥、深旋耕、精确播种等九道工序的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以期用智能化良机配套高效化良法,创新构建稻麦作物无人化优质丰产整合栽培技术,被列为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之首,实现了优质水稻亩产700多公斤和小麦亩产500多公斤,为未来稻麦怎么种、靠谁种提供了有效的革命性技术方案。

48问稻路,我和团队成员共同承担完成了国家与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得包括多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省级荣誉20多项……回首过往、皆为序章,荣誉加身,初心不改。让我坚持走下去的除了对的痴迷与执着,还有对的热爱与责任。

脚下沾泥土,真心育新人

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和农民之间早已建立了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于我而言,搞科研、写文章不是为了出名、赚钱,而是要让广大农民掌握新技术新理念,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所以我始终坚信并践行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田地间。

40多年来,我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基层度过,整天泡在基地田头为农技人员、农民做技术指导和培训,5+2”“+是工作常态,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水稻主产区10多个省市。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只带一条晴纶薄被出行,累了、困了,靠在被子上打个盹、眯一会儿,蓄养精神,一到目的地,立刻精神饱满。

既然立志学农,就要全身心投入、全天候付出不仅是我自身的要求,也是我多年育人的理念。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即农业。为了育好接棒的新农人,我会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既做严师、又当慈父

在传统课堂上,我始终坚守在本硕博课堂教学一线,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构建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在传授内容与时间上二者分段又互为衔接、有机结合的三段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们能真正贴近农村、走进农田,我在常州溧阳、扬州广陵、宿迁泗洪、盐城大丰等多地设立了创新试验基地,把课堂设在田间。每年都会安排学生在基地蹲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做好力所能及的技术服务工作,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实际难题。

在生活中,我特别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考虑到部分学生出身农村,家境贫困,我在实验室内设立助研岗位,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免除其经济之忧。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我自掏腰包,在课题组设立了科技创新奖,用来奖励学术上有较大创新和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工作科研之余,我常常与学生们促膝长谈:我们都出生于农村,是农家子弟,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辛苦都是我们从小亲身感受到的,要珍惜学习机会,立大志成大才,以发展国家农业科技、促进天下丰足为己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小家的丰裕。我先后培养140多位研究生,毕业后都主动下沉一线、投身农业,现不少已成为农业科研、管理的骨干或领军人才,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富强、农民的安居乐业,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于高等农林教育、科技、人才,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办好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更好引领支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教育者,我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带领团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的要求,勇担重任、攻坚克难、敢攀高峰,不断创制满足人民与市场需求的稻米新品种、新技术,助推我国南方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