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发布时间:2024-01-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洪 波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鲜明特征、本质要求和遵循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的更为主动,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只有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和思想自觉,才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

  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释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博大精深,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道路,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去解决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思想困惑和问题,就要让全体人民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进而更好地担当中国式现代化主体主动之责。在理论传播过程中,要从两个结合的视角,讲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内涵;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视角,讲活、讲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体现;从中、西现代化的本质区别,讲清、讲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通过理论阐述,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激活人的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普及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普及,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要求传播者自身具有较高的德行和思想政治素质。古人云,听其言而观其行。人民群众是否接受和实践传播者宣传的理论,既要看理论的说服力,也要看传播者的人格感召力。同时,理论传播者对群众的思想状况要有全面的把握和及时的引导,能够解决其实际思想问题、经济问题和生活问题。只有这样,理论宣传才能深入人心。

  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宣讲水平。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教育普及化使每个人都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盲目信仰。理论要彻底说服人,就需贴近群众、贴近民心,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从群众能够明白的事情讲起。切实提升理论宣讲水平,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接地气、入人心,从而实现理论掌握群众指导实践的目的。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过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从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形成的科学理论,是党的领导集体智慧结晶和人民群众智慧结晶相统一的产物。宣传这一理论,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角度,让人民群众认识体会到这一历史进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对每一个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意义。

  与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实践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能否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伟大的现实实践结合在一起,在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统一过程中实现理论的深入人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能否掌握群众的关键。

  与西方式现代化历史模式相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突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才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等一系列从近代以来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追赶式现代化的固定认知,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科学的现代化理论需要在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社会信仰等层面重新构建对现代化认识的社会意识和个体思维的框架,破解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加强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批判分析,同时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分析,在比较中鉴别,在比较中掌握。

  提升理论宣传的有效性

  重视新媒体技术应用,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宣传优势。社会在变,生活方式、传播格局在变,宣传方式和传播手段也在变。只有适应时代变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拓展主流渠道和平台,推进主渠道和新媒体阵地的融合,才能增强理论传播的有效性,让中国式现代化主流价值观遍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互联互通为主要形态的网络正以其信息统合方式、以每个人都是信息制造和传播者的态势驱动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理论内容凝练、宣传形式选择、宣传活动举办,都需要借助现代技术与手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宣传必须做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融合传播,才能牢牢把握理论宣传主动权。

  紧跟理论需求侧变化,做好理论宣讲和精神需要的“精准对接”。理论宣讲,内容是根本。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人,才是理论宣讲最丰富的矿藏、最鲜活的素材。理论宣讲者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宣讲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去调查、去体验、去发现、去思考、去落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发现问题,注重问题的解决和推动工作落实。要有的放矢,跟农民讲乡村振兴、到矿山传播绿色发展、去社区谈共建共治共享,做到理论宣讲和精神需要的精准对接,从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加强理论供给侧建设,提供生动丰富的宣传内容。理论宣传的内容是什么、谁去宣传、采用什么样的宣传方式,决定着宣传的效果和质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本身是思辨的、概括的,宣传的方式可以是感性的、生动的,常讲常新。要学懂弄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原文,理解理论的历史底蕴和实践指向,不断改进宣传方式,让理论宣传成为话语艺术;要构筑群众身边的符合时代特点、群众心愿的理论阵地,适应理论宣传工作大众化、通俗化要求,加强理论宣讲的双向沟通;要用生活中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案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真理性,化理入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注重对象化、可及化,让理论润物细无声、入耳入脑入心。

  (作者系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