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1-01-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杨传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这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加快构建完善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是畅通区域及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2019年长三角全区域经济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到全国的23.92%21.73%,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全国的25.91%,并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为构建完善内需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此基础上,长三角区域应进一步紧抓国家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构建强大国内市场的良好契机,更好满足域内及国内需求,加快完善内需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消费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激活消费升级为目标,协同释放、深入挖掘内需潜力。通过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纾困帮扶制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稳定就业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把握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消费升级等热点,大力拓展在线教育、智慧超市、直播带货、网络医疗等新型消费的提质扩容,着力促进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消费带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全面复苏。另一方面应继续关注提升投资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性作用。围绕5G基础设施、沪甬跨海大桥等两新一重建设,统筹提升大规模、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继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并特别注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共同扩大投资需求。

着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息息相关。长三角区域制造业门类齐全、集群优势明显,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国占比为24.98%,汽车、钢材、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0.9%18.8%28.4%。同时,2019年长三角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占比也高达24.58%,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全国的26.9%19.1%19.7%27.7%27.5%。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加快,区域化、短链化、近岸化特征愈加明显,要协同合作夯实产业转型基础、提升产业现代水平,确保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一是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瞄准高端资源要素,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对接,着力形成产业配套融合、协同互补、各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力戒低层次的数量扩张。以项目行动为抓手,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形成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实实在在协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二是应以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和模式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导向,积极研究确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研发创新资源、重点单位和企业。要高度重视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深化产业链发展生态分析与规划,以强大域内及国内市场为支撑,积极推动产业链短板的国产替代,培育替代性高质量产业链,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和稳定性。对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仪器共享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特别关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业态,发挥杭州、上海等城市在数字经济的先行优势,精确梳理长三角大科学装置目录清单,聚焦数据挖掘、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重点产业,着力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步伐,力争在创造更多投资需求扩大内需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打通要素流通动脉。当前长三角区域在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已形成了较好基础。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客观要求长三角区域继续加强基础网络、公共服务、协调机制等方面合作,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素通道支撑。一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快各地总体规划衔接,着眼于促进域内各类生产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注重交通设施及信息设施能级提升和功能发挥,提升全区域流通效率。继续打造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全区域内外协调接轨的空间格局。持续建设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设立区域协同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推动互联网出入口异地直达互联,完善域内信息基础设施对接共享平台,加强网络空间依存度。二是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共建水平。尽快更好实现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公共交通、区域养老、旅游服务、文体资源等方面的政策对接和同城待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成本共担机制,强化高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有效促进域内优质公共资源的开放流动。三是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常态化的协调沟通、对接推进等机制,探索构建不同城市间的协调协同机制、辐射带动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区域经济循环效率。

提升科技协同创新水平。科技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区域率先构建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泉。长三角区域拥有上海、合肥两个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理想策源地。苏州、无锡等城市拥有完整产业体系,杭州、金华等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应更加努力提高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水准,全面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外需求的适配性。一方面,依托区域内大型科技平台、一流学科建设和成果转化基地,加强区域一体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加快落实G60科创走廊、临沪科创产业高地、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及改造升级。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的主体作用,集聚科技研发力量,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加速建设跨界研发与转换创新服务,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市场化应用,力争早日实现关键突破,占据产业发展高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共享、共用机制,通过项目开发、技术攻关等形式,吸引国内外研究人员、研发团队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人才对长三角区域建设的支撑作用。

共同推进区域对外开放。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冲击下的国际市场,长三角区域更应发挥一市三省各自优势,协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充分发挥长三角产业优势,在注重发展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经济循环的基础上,继续为国内外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二是充分展现制度优势,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多举措稳外贸外资,发挥长三角超大规模市场容量吸引力,紧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诸多契机,将全球要素资源和国际商品更高效地引进来。三是围绕上海、江苏、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提高投资自由水平,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增大对外投资,扩大走出去步伐,更深度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外循环,努力成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联通桥梁。四是继续提高外商管理水平,增强外资企业根植性,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内联外引的独特优势,维护区域供应链及产业链稳定性,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苏州科技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