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激活力 赋权利民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万小溪 刁 衍    

 

20175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以来,江阴市按照扩面、提速、集成要求,把握正确方向、抓牢关键环节、激发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完成试点改革任务,共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56家,农民股东达97.4万人,量化净资产90.74亿元,股东人均量化净资产9316元,累计分红30.2亿元。2020年,江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典型单位。

加强组织领导,稳扎稳打推进改革工作

江阴市坚持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重大改革,强化党的建设,健全组织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顺利实施。

加强党建引领。江阴将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全市集成改革内容,市级层面成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镇街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各村作为改革实施主体均成立工作小组,市镇村三级均由书记牵头负责,实现了对改革工作的高位统筹、高效实施。在改革过程中,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过程,抓好制度设计,健全推进机制,促进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健康发展,保证了改革的政治方向。

健全工作机制。市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例会推进、工作指导、财政保障、问题会商、督导考核等机制,健全工作推进流程,形成改革工作推进闭环。每季度赴镇(街)开展调研,持续加强改革实施中的问题跟踪、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形成改革推进合力。市镇两级均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市财政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人员、经费、精力三到位,为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

落实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先后出台《江阴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11份文件,进一步明晰任务、确定路径、规范流程、强化管理,各镇(街)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严格规范流程,抓好关键确保改革质效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在推进过程中,江阴市把牢改革的重点环节,解决好改革的关键问题,保证了改革质效。

开展清产核资。遵循组织清查、公开公示、重点核查、确认结果、调整账目、汇总上报六步骤,按照先账内、后账外原则全面清查集体经营性、非经营性和资源性资产,确保摸清家底、明确产权归属,做到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确认成员身份。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对村级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给予指导意见,充分考虑大学生、外嫁女、入赘婿等人员权利,对办理农转非但当时未通过劳动部门安排工作或未得到经济补偿的人员(包括自己出资办理农转非的人员)纳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坚持群众路线,各村成员界定办法经村民(代表)大会多次讨论并通过后执行。

规范股权设置。规定个人股股权设置主要分为人口法人口系数法。人员变动较为简单、清晰的行政村,原则上一人一股。对人员进出频繁、土地大多被征用的城中村、城郊村等,创新采用人口系数法模式,即以第一轮土地承包为起始日,以股份合作制改革基准日为终止日,按照户口实际落户在村里的时间为依据,按月折算,确定系数。人口系数法有效平衡和解决了分配不公,得到全市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完善合作社管理。坚持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到合作社运行管理中,完善改革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发挥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作用,制定示范章程,通过章程规范管理行为,健全决策、运营和监督管理机制。

坚持赋民权能,多措并举深化改革创新

在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江阴市解放思想、创新实践,持续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强化三资管理,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开展登记赋码。2020年,江阴市全面开展登记赋码工作,制定工作规则及相关业务流程,条目式列举登记赋码材料目录,制定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变更事项说明,有序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255家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并发放登记证书,指导村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到相关部门办理公章刻制和银行开户等手续。

实施股权登记。为规范管理,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后,建立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将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股份设置、分红情况等关键信息纳入系统管理,做到全面完整、不错不漏,实现成员管理信息化。2020年,江阴全面完成系统录入工作,并以户为单位出具股权证书,累计发放27万份证书。

探索建立继承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股权继承机制,对实施静态管理的合作社,成员离世后可按照流程,根据股权继承人员身份不同,采用差异化继承方式,由继承人继承股权或相应财产性权利,保障了成员切身利益。建立有偿退出(转让)机制,严格要求股权转让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同时限量流转,收购股份不能超过集体经济组织总股数的一定比例。继承和退出机制,使股权在村集体内部尝试流转,逐步打破封闭性,引导股权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推进村社分离改革试点。2020年,江阴作为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居)委会财务事务分离改革任务,实现了村(居)机构职能、人员选举、财务核算、议事决策、资产管理五分开。通过改革,村(居)委会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作用;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集体资产的管理、运营、开发,以及收益分配等事务,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增强。截至目前,46个试点村已全面完成村社分离改革。

优化三资管理。建立健全江阴市镇两级“1+16”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进场率保持在100%,荣获2019年江苏省产权交易成效显著单位。创新打造三务公开户户通平台,村民在家通过有线电视即可查看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该做法被无锡市作为第二批江阴集成改革试点经验在全无锡复制推广。村账镇(街)代理全覆盖,7个镇(街)率先试点会计师事务所代理模式。

突出民生优先,最大程度激发改革成效

江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秉承利为民所谋理念,在维护社会稳定基础上最大程度激发了改革成效。

激发了发展活力。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后获得市场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发挥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的功能作用。南闸街道探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发展模式,组建股份合作联社,集中财力投资建设标准厂房,通过资产化整合、权益化联结、规范化运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级稳定性收入。

保障了群众权益。改革过程中,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各环节均需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公示,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改革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农民开始真正享有分红。2019年,共98家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了分红,总额达3.2亿元。

促进了社会和谐。产权制度改革弄清了家底,明晰了权责,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较好地化解了干群矛盾和历史矛盾。对撤村建居、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厘清了居民和成员身份,使广大农民放心进城,为农民转居后提供了保障。

(作者分别系江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江阴市委办副主任、改革办副主任)

责编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