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好文明实践“四张网”

发布时间:2021-02-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薛红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常州市武进区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答卷意识,聚焦重点任务,真正把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做细、做实、做深。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工作体系全面构建、服务阵地全域覆盖、志愿力量全员参与、实践活动全民受益的生动局面。

建强五级体系辐射网,打造齐抓共管、全域推进的组织架构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注重顶层设计,在区级层面建立区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责任体系。全区自上而下建立区实践中心区指导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基层实践点五级架构,延伸工作触角,直达基层群众,做到合事、合人、合心、合力。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按照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要求,建立联席会议、联系帮扶、结对共建、书记项目等长效制度,把领导的关心和部门的支持落实到具体举措上;建立培训交流、检查指导、宣传推广等制度,实现了文明实践建设的落地生根和健康发展;建立评估考核、经费保障、嘉许奖励等制度,通过考核和奖励促进文明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打造品牌特色。三是强化保障措施。按照区指导中心5名、镇(街道)所23名、村(社区)站1名的要求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一体部署,列为区委中心工作、区领导专班工作、六提工程等加以推进。落实全额拨款支持区中心建设,与融媒体一体打造线上平台,落实每年300万元、3年共900万元资金扶持基层所(站)建设。

创新线上线下交互网,打造统合融合、立体高效的服务阵地

依照因地制宜,融好、建好、用好的方针,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合线上线下各类资源,打造一核多点、覆盖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群。一方面,打造线下“15分钟服务圈。发挥区级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莲花馆建设区文明实践中心,整合馆内现有的规划馆、清廉馆、历史名人馆、政治生活馆,周边的凤凰谷、职工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晓园艺术馆等,打造组合式文明实践阵地群,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文明实践的指挥中心、志愿者的交流中心、服务项目的发布中心、市民需求的汇总中心、广大市民的活动中心。另一方面,打造线上“24小时服务网。发挥本地传统媒体优势,利用新媒介手段,构建融媒体新格局,融信息发布、动态展示、活动参与、市民求助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服务群众全天候网络。发挥武进有线资源优势,依托覆盖14万用户的智慧社区平台,开通文明武进微信公众号,打造一云六屏(智慧云+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社区电子屏、户外广告屏、中心大数据屏)线上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与党建云平台实现互通,实现志愿服务信息的数据共享。

推行党群携手联动网,打造统筹协调、良性发展的志愿队伍

整合资源,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一是组建先锋队。区、镇(区级机关)、村(社区、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队伍的总队长、支队长和队长,同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其中。二是扩大主力军。引导包括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宣传、司法、农业、教育、建设、科技、文体广旅等部门,各类学校、医院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百姓名嘴、律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先进模范人物、新乡贤等,共参与共支持,深入小区、企业、农村,提供政策服务、文化辅导、法律咨询等,形成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生动局面。三是吸纳生力军。激励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文明实践活动。鼓励、动员农村和城市社区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文艺工作者、老教师、老模范发挥余热示范带动,担当起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少年成长的保育员、爱护家园的巡逻员、邻里矛盾的调解员、民情民意的信息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帮手。

织密服务群众共建网,打造精准精细、便民利民的实践项目

以内容融合为抓手,围绕文明实践+,创新服务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让老百姓参与文明实践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文明实践+宣讲活动,传播党的声音。创新形式、优化内容,推动理论+文艺、实景、服务多融合宣讲模式,让新思想阐释更加喜闻乐见。前黄雅韵艺术团通过开展学习沙龙、朗诵会、知识竞答、文艺展演等形式,深入村、社区、企业、敬老院、田间地头宣讲党的理论政策。二是文明实践+专项活动,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类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点赞中国之治”“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追寻阳湖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的节日”“幸福家”“书香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三是文明实践+教育活动,弘扬时代新风。文明倡导首重实践养成。制作5000余份《常州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12万份《武进市民文明手册》送至群众手中,发出文明养犬、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各类倡议。文化服务统一调配。流动图书车、文艺大篷车常年穿梭城乡,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广场周周演、市民艺术节精彩纷呈。四是文明实践+特色活动,助力六提工程在全区大力实施重大项目提质、重点平台提档、镇村活力提振、生态环境提优、民生幸福提标、营商环境提升六提工程中,全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税小武”“店小二”“河小青”“蓝焰”“银发天团”“红色力量”“创富武进等一支支队伍常年活跃在厂房车间、社区小区、田间地头。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现代农业星创天地妇联培你去上岗、科普集市、至善吾径三好农村路等一个个项目解读政策、传播知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五是文明实践+公益活动,共筑志愿之城。微心愿”“圆梦行动”“彩虹舟等公益项目关爱帮扶特殊群体,为困难家庭解难题、圆梦想。阳湖三救服务队、繁星公益基金、333精准助残同心驿站、星火爱心助学、爱益阳光等一批批公益组织在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帮扶弱势群体方面做出了有效尝试。六是文明实践+表彰活动,激励担当作为。将文明实践活动与武进工匠、身边好人、阳湖先锋、最美人物、优秀农民工、五好文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相结合,树立优秀典型,激励担当作为。用好善行义举榜、好人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道德墙绘、文明宣传栏等阵地载体,在全区掀起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到目前为止,武进区共深入开展服务项目300多项,主题实践活动近2000场次,参与群众近30万人次。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冷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