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沿海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王银银 杨俊文    

 

沿海地区是江苏发展的重要轴线,事关全局和整体。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沿海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沿海地区已经步入创新引领、能级提升、布局优化、特色彰显的新阶段,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当前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正在推动形成沿江沿海沿河沿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对撬动江苏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科技兴海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共建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应用创新中心,攻克海洋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延伸海洋产业链条。从增强区域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内外动力出发,以激发创新主体合作动力为目标,科学制定创新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有效调节、合理支配与协调均衡,引导海洋科技创新各要素形成整体效应,打造江苏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建立海洋重点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产业园区,持续增加现代海洋产业专项研究资金投入,打造海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合力解决海洋技术卡脖子难题。加强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创建科创载体和成果转化平台,推进海洋领域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逐渐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链式创新体,提升江苏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涉海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引进或培养海洋专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合理规划并打造海洋专业人才队伍。鼓励海洋科技管理人员走出去,研究国外现代海洋综合管理经验,寻求适合江苏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根据江苏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现实需求,创办海洋技术研发与创新研究机构、技术转移中心,设立海洋科教基地,推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提升江苏海洋科技支撑功能。

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打破互相独立、各自发展的传统局面。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原则,实现跨行政区共享海陆领域资源,拓宽沿海经济带经济规模与辐射强度。遵循各个经济系统发展规律,实现海洋系统式发展格局,发挥长江和黄海在海洋与陆地联系中的载体功能,有效整合沿江沿海优质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空间向纵深拓展。根据港口各自发展现状和属性,合理制定利益分配机制,引导港口转向良性合作竞争,同时由优化沿江沿海港口布局,提升跨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和以大型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为主的消费型服务业,推动产业由沿江地区向沿海地区延伸,优化江海产业整体空间布局,有效释放沿江经济空间与环境压力,转变江强海弱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海岸带在陆海经济间的过渡作用,加大对海岸带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立海岸带产业园区与涉海生产基地,逐步完善海洋产业布局,强化海岸带产业集群效应与陆海统筹能力。发挥陆域成熟产业技术对海洋经济系统的溢出作用,优先发展陆海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注重海洋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对陆域系统的反哺功能,通过推进海水利用业、滨海旅游业等陆海高关联产业,增强沿海地区向陆域的辐射能力,实现陆海系统良性互动。

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推动蓝色经济增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实施海洋资源和环境生态保护策略,充分释放海洋经济增长潜力,打造具有沿海风光特色的海洋绿色产业带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典范。构建海洋灾害监测防护体系,强化海洋灾害监测能力,逐步完善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体制,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主动参照国内外海洋绿色发展成功经验,自觉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分类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利用系统化治理手段,实施陆源污染和海洋环境联防联控,切实提升海洋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构建海洋生态数据库的对接和共享机制,在符合沿海地区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对产业政策鼓励、纳入国家规划和对全省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办法,通过省市调剂和排污权交易等途径解决指标问题,提升海洋产业项目绿色程度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经济活动。扩大区域外部市场,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疏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连接,拉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距离,开辟国际合作道路。以长三角交通设施一体化战略为契机,利用铁路系统、高速路网与航运设施,推动沿海地区共建、共用、共享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共建中哈物流中转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合力打造江苏沿海内陆开放重要门户。发挥南通金融贸易、连云港国际物流等服务业优势,推动盐城和南通的传统优势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夯实沿海地区外向型海洋经济基础,切实完善开放平台产业布局,提升参与国际海洋产业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海洋产业链、价值链的构建。以中韩产业园为国际产能合作典范,与各沿线国家制定差异化的港口产业合作保障政策与机制,有针对性地与各国实施港口投资和合作。与沿线水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形成产业对接,引导相关涉海企业与发达国家开展远洋渔业合作,全力打造国家级海洋产业基地品牌形象。

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海洋经济发展成果覆盖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并以增加人民福祉,实现人人能共享发展机遇与发展红利为远景目标。充分挖掘沿海开发、盐场、博物等文化元素,整合连云港花果山旅游资源、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南通博物馆资源等,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参照旅游+文化服务业新形态,将海洋文化与邮轮经济相结合,加快邮轮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日韩海上旅游航线,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城市延伸,合力推进邮轮项目等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绿色新兴海洋活动产业化发展,提高海洋产业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质量,充分利用滩涂和盐田拓展临港城镇空间,将连云港赣榆、盐城大丰、南通洋口等临港城镇打造成城市副中心,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积极谋划沿海三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路径方案,提升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稳步形成发展有序、分工合理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中心城市间以及与邻近地区的联系,实现城市区域内交通、旅游、医疗和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和一体化,推动沿海地区加快打造数字化城镇群。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