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1-06-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李荣志 陈伊南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江苏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优势,但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正面临发达国家抢占高端制造业和新兴发展中国家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的新竞争态势,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破解的课题。在新发展格局下,江苏制造业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作出更快的调整和转型,应以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个目标不动摇,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率先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经过多年蓄势攀高,江苏制造业已进入由大转强、提质增效的关键窗口期,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30条优势产业链整合效应不断显现,两化融合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

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2018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特别遴选了物联网、前沿新材料、核心信息技术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致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贯通共振。目前,江苏拥有全国最大规模制造业集群,产值约占全国七分之一。20211—2月,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2.9%,两年平均增长10.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4%,比2019年同期增长32.5%,两年平均增长15.1%。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增速均在70%以上。

呈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江苏49家绿色工厂、3个绿色园区和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8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列入工信部计划,922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交易节能量17万吨。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打造了一批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制造业标杆企业,实现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全流程信息化应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建筑材料业和化工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江苏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区域内深层次的联动发展和利益共享机制有待完善,集群内部沟通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制造业集群内部缺乏有效合作。创新人才结构有待完善,江苏制造业的创新人才呈现金字塔结构,在苏南、苏北、苏中分布不均衡,具有国际经验的制造业人才不足。创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结合不够紧密,传统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创新要素集聚程度有待提升,特别是生物医药方面,省高能级生物医药创新载体偏少。

准确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需求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中,首先要准确把握发展中的创新需求。

在顶层设计上有需求主要体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在规划、引导新一轮制造业发展中要有超前的创新意识,不能仅用老眼光看待新形势,要加大对新业态、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可控的制造业发展容错机制,加大制度创新,引导制造业错位发展。

在具体引领上有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何把科学有效的国内外先进经验准确、有效地传递到市场终端,搭建一盘棋的研判预警系统,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

在相关配套支撑上有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何发挥一体化区位优势,集聚产业配套需要的创新人才,创造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发展的创新环境,加大基层政策创新力度,形成创新合力。

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路径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针对制造业的创新需求,我们要从制造业生产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环境的营造和政策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

以创新思维为导向重塑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在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上全面推行创新思维,引导市场主体运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投身创新实践。引导和培育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宏观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先进文化为引领,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利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突出优势,构建满足国内中高端需求的高质量产业供给体系。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链条改造,支持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开发质量管理工具,加强质量数据分析,推动企业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以创新机制为保障营造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完善链长制运行机制。根据《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聚焦50条重点产业链目录,分类梳理确定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技术攻关清单,形成月度、年度链长牵头项目,将链长制项目纳入高质量考核体系。开展50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第三方评估。扩大对制造业创新的容错领域,建立包容性创新基金。推进科研诚信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科研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健全科研诚信奖惩机制,构建科技项目信用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容错法治基础,健全容错司法环境。重视创新容错与科研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加强人才吸引力,发挥江苏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优势,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尤其是集聚高端人才、技术和资本,并加入制造业创新实践。

以创新合作为支撑形成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创新政策设计,联合和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网络。支持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在集群重点产业链优先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组建联合体,围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环节开展协同创新,打造新型创新合作网络和利益共同体。建立江苏制造业创新产品目录,实现创新产品的共享和普及,推动持续性的产品开发和更新。不断完善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的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区域数据共享共用,加快重大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统一服务标准、内容和平台,促进服务机构互认,建立一体化服务协同机制,开拓制造业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