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化工行业本质安全

发布时间:2021-06-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乔 旭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也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度相关。但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产安全问题也影响着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20161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要求,2020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然严峻。江苏是化工大省,全省化工产业产值与利润额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我省化工行业存在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构建绿色高端的先进化工产业体系,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闯出一条化工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江苏重塑化工形象、重振化工雄风的必然抉择。

所谓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或状态。本质安全意味着要从源头上做到安全风险最小化。就化工产业而言,本质安全的要求贯穿化工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即化工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涉及物料、反应、工艺、设备、控制、消防、应急等各方面。

本质安全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但从国际上看,其应用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仅仅是局部范畴内的最优方案,使用最多的如针对具体工艺的无毒代替有毒”“采用无人化操作等,并不能真正实现整套生产装置全面的本质安全2020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提出了提高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规范技术服务协作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说,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结合企业实际精准施策,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是科学、高效解决当前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根本途径。

作为化工产业大省,江苏实现化工生产本质安全、推动化工产业的科学有序发展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江苏灵谷化工集团使用空分装置提高系统安全性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落实和深化本质安全四原则

20201020日,在江苏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加快构建本质安全、绿色高端的先进化工产业体系。先进化工产业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本质安全四原则的理论指导。本质安全四原则包含最小化原则、替代原则、缓和原则、简化原则最小化原则是指减少危险物质库存量、使用量,减小危险设备尺寸或数量;替代原则是指用危险性小的原料、设备或工艺替代危险性大的原料、设备或工艺;缓和原则是指采用相对安全的过程操作条件,包括低温、低压、低流速等;简化原则是指设计更简单或友好型单元以降低故障或误操作。通过落实和深化本质安全四原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化工行业减少或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了解风险、从本质上找寻问题,正确采取措施、补上漏洞,并做到在每个环节能够掌控风险,从而降低风险、控制风险。

遵循最小化原则提档升级化工设备

最小化原则需要尽量减少化工生产过程或工厂中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量。最小化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关键环节,一般可通过应用新技术减小设备尺寸来实现存量减少。化工行业一直遵循本质安全四原则替代、缓和、简化三个原则提高工艺和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但与最小化原则相比,传统的过程放大思路却与之背道而驰。因此,若要从根本上实现化工生产本质安全化,须重点围绕本质安全四原则中的最小化原则对现有化工工艺装备和技术进行提档升级,开发相应的本质安全工艺设备与技术。在加速推进本质安全评估、危险工艺替代、故障诊断与危险性分析、过程强化与安全控制等技术研发的同时,需要推进完全基于最小化原则的多尺度堆簇集成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手段,实现从装备到生产线的线立体化自动控制,提高化工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度。

建立完善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风险辨识为基础,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目标,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核心,以持续改进为运行模式,重点实现化工生产的智能化与机械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损失。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贯穿风险评价管理、合规性管理、信息管理、培训管理、设备管理、生产运行风险控制、绩效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监控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发挥绩效公开、事件分享、过程指标管理效应。推动责任关怀体系建设,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与建设,促进化工企业、园区与社区、社会关系的改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比如企业设置安全管理资源中心、各地区各工厂安全顾问,明确各级生产管理层对安全负责,统筹员工的行为安全管理、安全事故(事件原因)分析、工艺安全管理,营造浓厚而成熟的安全文化等,值得江苏化工企业深刻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内化,助力化工产业安全发展。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何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