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老城更新的做法

发布时间:2021-07-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唐莹莹    

利物浦曾拥有辉煌的过往,也有过极度的衰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物浦依靠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迅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但从20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制造业转移等原因,利物浦的产业发展急剧萎缩,人口加速流失,老城空心化愈加严重。

为实现城市复兴,1980年开始,利物浦开启了老城更新的进程。经过近40年的更新改造,利物浦老城区不仅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的核心承载区,还成为英国范围内国际游客到访量第四大的区域,访客经济在2019年达49亿英镑,就业人口超过64.9万,经济增长率走在英国前列。

提升滨水城市形象

利物浦是梅尔西河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由阿尔伯特码头区、码头顶区以及斯坦利港保护区共同组成滨水区,占据着城市的核心区域,利物浦愿景是把滨水区作为老城更新的主体区域。

2003年,阿尔伯特码头完成更新,从一个废弃破烂的码头变成了包含零售餐饮、酒店办公、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在内的综合体。其三大文化改造项目: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馆、泰特美术馆以及披头士博物馆,充分展现了利物浦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价值。披头士博物馆还成为全球披头士迷的朝圣地,并入选英国最佳旅游景点之一。2004年,阿尔伯特码头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迅速成为利物浦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平均每年到访游客超过600万人次。阿尔伯特码头更新的成功,进一步吸引了资本的注入,随后开始了利物浦博物馆的建设、曼岛开发以及公共区域和运河景观的改造。

利物浦博物馆在建设中充分尊重周边历史建筑与滨水环境的协调一致,造型简约现代,室外场地开阔,面对水域设置观景踏步,保证了从阿尔伯特码头至历史建筑群美惠三女神的良好视线,并为市民提供了购物休闲空间。曼岛开发计划建设了三处转换型公共空间,打通了滨水区与市中心区之间的物理和视线连接。在码头公共区域和运河景观改造中,设计了新的行人通道,行人可无障碍通过运河区域到达岸边,极大提高了这一区域的公共可达性。滨水区的更新不仅提升了利物浦滨水城市形象,也成功把这里打造成举办城市活动、游客参观的城市客厅

重塑城市文化内核

利物浦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城市历史遗迹的保护,借助已有文化遗产资源来吸引全球游客,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评定世界遗产保护区2004年,利物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英国最具影响力时期商业港口的最高典范。这一地位是将利物浦与维也纳、威尼斯、爱丁堡等其他国际历史名城相并列。世界遗产保护区的评定不仅增加了公民的自豪感,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利物浦的外部城市形象,让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成为欧洲文化之都20007月,利物浦成立了利物浦文化公司,负责规划和筹办欧洲文化之都的活动,并确定了世界在一个城市的申办主题。为了增强竞争力,从2003年开始相继举办了学习年、信念年、海洋年、杰作年和生日年等主题年活动,并开启了大规模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利物浦成功战胜伯明翰、卡迪夫、布里斯托等城市,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的殊荣,极大提升了利物浦的城市知名度。

打造创意文化街区靠近老城商业区的绳索工场区,在改造前曾是各色夜总会、酒吧和外来人口聚居的杂乱区域。2000年,利物浦以打造创意文化街区为目标,以现有业态为基础,融合酒吧、画廊、创意等产业,引导街区业主转型升级。经过努力,绳索工场区被改造为包含餐厅、书店、唱片店、咖啡馆、旅馆等在内的混合创意街区。2003年,英国顶尖的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创意技术基金会,入驻绳索工场区,并进一步吸引了来自利物浦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的艺术与设计类毕业生,甚至全英国的创意人才在这里建设艺术工作室,绳索工场区也逐渐成为媒体、艺术、创作行业集中的创意产业中心

激活老城商业街区

利物浦老城的衰落,也同样体现在城市商业上,由于商业设施的落后,周围的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对利物浦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为改变这一现状,利物浦急需塑造回归中心城区生活方式的商业区。

天堂街区域坐落在老城市中心,作为老城传统商业街区,2004年开始更新改造。改造围绕最大限度提升城市中心不同部分之间的连通性、增加商业零售规模以及打造特色街区等为重点。建设国际化大型步行街区,沿线设置足够规模的零售业态,各个大型地标建筑相连互通,增加泳池和公园等公共空间。此外,还打造了天堂街、汉诺威街、彼得巷、南约翰街等特色街区,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商店,提升了顾客消费档次和购物体验。

在天堂街商业改造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当属利物浦一号利物浦一号占地17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购物、居住、办公、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由一组建筑群体组合而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向西通达码头区和阿尔伯特港,向北联通历史街区,向东连接火车站所在的老城中心区,向南直通公爵街,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购物中心的建筑也与城市路网、肌理和尺度实现充分融合,为城市带来了崭新形象。该地区也从一个曾经破败、落后的区域,变成了由一系列商店、餐饮、咖啡厅、办公楼、住宅和酒店等组成的华美建筑群。建成后的利物浦一号成为英国最大的开放型购物中心,并使利物浦成为英国零售业目的地排名前五的城市。

借力科技创新发展

2008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对利物浦的影响持续加深,资本投入的乏力引发了利物浦老城更新策略的调整。利物浦也将更新的重点聚焦到大学云集的知识区,并成立由利物浦市议会、利物浦愿景公司、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利物浦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等组成的利物浦知识区董事会,负责知识区的相关建设。

知识区的建设以扩大健康与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科影响力为重点,通过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通过大量投资,汇集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科研和文化教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先后建设了利物浦科技园、利物浦生物创新中心、利物浦生命科学加速器实验室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研究机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制造集群之一。同时,耗资4.29亿英镑建设新皇家利物浦医院,改变了整个利物浦地区的医疗保健水平。该区创造了利物浦城区20%的就业岗位,每年输出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超过15亿英镑,对当地经济总增加值的贡献超过3亿英镑。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传感器技术、材料化学、数字技术和运动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建成利物浦传感器城和材料创新工厂等研究机构。201611月,占地450英亩的帕丁顿村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利物浦新的生命科学、医疗和知识产业园区。首批租户就迎来了皇家内科医师学院和利物浦国际学院。

为进一步完善知识区的留人、引人配套设施,在邻近的区域建设了商业设施和住宅设施。整个知识区不仅能提供世界级的研究设施,也能提供多元的交流空间及完善的文化生活配套,这使之成为全球学生的理想求学之地。每年学生净流入量达25000人次,超过了伦敦和曼彻斯特,大量优秀毕业人才也成为推动知识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处)

责任编辑:贾潇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