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的江苏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夏宁博 冯 程    

汇聚大量工业企业的产业园区,既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治污攻坚的主战场。2019年底,省生态环境厅、科技厅、商务厅从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出发,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方案》,围绕优化环境准入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统筹推进园区污染治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有效措施等四个方面出台了16项改革举措,并选取10个园区开展改革试点。一年多来,围绕打造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的现实样板,试点园区充分释放集成改革的综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以园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顶层设计:推进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的现实考量

园区经济占据江苏经济半壁江山,是江苏经济的特色名片。纳入全省三线一单重点管控单元的各类工业园区、集中区共有1948个。从空间上看,全省工业园区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3.6%;从经济总量上看,工业园区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仅就省级以上158个产业园区而言,2020年实现总产值5.5万亿元,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4%;从污染物排放量上看,全省园区(集中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约占75%以上。某种程度上,产业园区环境治理水平决定了江苏绿色发展的底色。开展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充分考虑园区管理需求,统筹解决企业发展诉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着眼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从现状看,很多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治理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部分产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企业污染治理难、排放达标难,少数中小微企业治污成本高,一些隐性的环境违法问题查处难。对于这些问题,仅靠单一政策来解决,效果往往不明显。只有综合施策,集成发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粒稻米只能算是一种谷物,做成米饭才算是食物。所谓集成,就是运用系统性思维进行整合、裂变,加倍释放能量,实现政策效果质的提升。通过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打通生态环境治理上的堵点痛点,有效治理污染、减少排放,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着眼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作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份,江苏承担着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任务。部省合作协议明确要求,江苏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制度集成改革,努力提升环境监管成效和监管水平。通过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落实部省合作协议要求,不断丰富生态环境政策内涵,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把更多自主权还给园区,花更多心思服务企业,推动政府管理理念的进步、管理方式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着眼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苏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站在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协调。通过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在排污总量使用、绿色金融补贴等方面赋予产业园区更多的自主权,加快推动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实践成果:聚焦制约产业园区发展难题精准发力

此次集成改革,选取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纺织产业园、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兴经济开发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10个园区开展集成改革试点。这10家园区从国家级产业园区、省级开发区以及市、县级工业集中区中选取,涵盖了自贸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南北共建园区以及化工园区、纺织园区等各种园区类型,便于为全省面上推广提供示范,放大改革试点效应。在改革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政策集成、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园区面临的难题,切实打通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的最后一米

聚焦项目落地难精准发力。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践过程中,有些项目因为自身工艺技术落后落不了地,有些由于政策规定制约落不了地。此次集成改革,围绕项目落地,尝试在一些政策层面进行突破,放宽项目准入门槛,助力项目建设。如对符合条件的日化医药项目,可以进入非化工定位的产业园区。得益于集成改革政策,泰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为6.39平方公里的药妆产业集聚区才能落地,相关项目才能落户。对于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中试孵化项目,此次改革允许进入合规园区建设。针对污染物排放总量问题,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原来需要填报总量平衡方案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可以不用填报,直接进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环节,为项目落地提供支撑。得益于集成改革政策,苏州工业园区开展研发载体综合环评,对入驻的符合环评要求的研发项目简化审批流程。

聚焦治理成本高精准发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降低治理成本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一方面,以共享降成本,通过共享治污设施,降低环保运行成本。为此,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绿岛建设试点,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为中小企业建设一批共享的环境治理设施,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得益于集成改革政策,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纺织产业园建设印染同质废水预处理设施,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另一方面,以扶持降成本,通过各类政策扶持,对冲环保成本。此次改革提出,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减征排污税、发放环责险补贴以及推行环保贷”“贴息贷款等一系列金融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运行成本开通绿色通道,让企业少花钱、多办事。得益于集成改革政策,江阴高新区成立综合金融服务中心,搭建绿色金融平台,集聚银行、券商、产业资本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绿色金融服务。

聚焦环保基础设施弱精准发力。对于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此次改革进行了精心设计。把亩均环境基础设施投入或工业万元销售收入环境基础设施投入标准纳入园区考核内容,用考核来引领环境基础能力建设。所有试点园区要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按统一标准、统一质量,建设企业自动监测、视频监控、治污设施监控等设施。得益于集成改革政策,泰兴经济开发区建设泰兴安全环保应急平台,通过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全力打造智慧化园区。针对企业危废处置难题,提出根据需要统一建设危废集中暂存库,建立健全危废监管系统,实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和全过程实时监控,确保集中收集、安全处置。得益于集成改革政策,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全省首家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平台,累计签约企业400余家,初步化解小微企业危废收集难题。

聚焦执法监管难精准发力。执法人员少、监管企业多,是不少园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此次改革提出,着力建设标准化、现代化、法制化的监管体系,推动解决监管难题。一是标准化。以打造最严格制度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示范区为目标,对于试点园区内的企业,推行适用最严格的制度,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二是现代化。将环境监管方式由原有的人工监管为主,向综合运用工况用电监控、物料衡算等现代化科学手段转变,推动形成对园区企业全过程、全时段的监管,实现阳光生产、透明生产。在日常执法检查上,可使用无人机、自动监控等手段,远程实时调度企业治污情况,提高监管效率。三是法制化。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监管制度,对于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于污染重、环境绩效差的企业,有序退出园区。针对环保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特别是对于信用等级为黑色的,将其环境行为信息记入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个人信用记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增强严格监管的震慑力。

泰兴经济开发区一瞥 作者供图

未来展望:产业园区集成改革的精彩蝶变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起步之年。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意味着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治理的要求也更高。随着区域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污染减排空间必将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必须改进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治、经济、行政、科技等各种手段,解决新老问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源头治理、江苏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排放的重点在产业园区、环境管理的难点和症结问题主要在排污总量说不清,这三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对产业园区集成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是把产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测准确、弄清楚,进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推动产业园区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根据省政府批准,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近日印发了《江苏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要求落实好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措施,通过监测工业园区及周边大气、水环境质量、测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实施以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这有利于夯实环境管理基础。通过实施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监测环境质量、测算工业园区和企业的排污总量,首次摸清环境家底,为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及相关政策措施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这有利于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弥补排污总量这一缺环,可有效推进排污许可、项目审批、执法监管以及排污权交易等管理联动,实现环境质量、排污总量挂钩,提升综合管理效能,有效推进解决污染源管控不准、产业调整方向不明、环评审批总量落实难、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等痛点、难点问题。有利于推进园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工业园区大气、水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落实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系统提升工业园区环境治理能力,推动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站在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限值限量管理既是产业园区集成改革探索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产业园区集成改革的有力牵引,两者的融合发展必将推动集成改革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力度上全面突破,实现由点上出彩向面上开花转变,必将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美经济强并驾齐驱。

(作者单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