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脚板”印在乡野间

发布时间:2021-10-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杨 荣    

20209月,组织安排我担任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党工委书记。第一次到基层担任一把手,面对组织的信任、培养,我满怀感激之情,常有忐忑之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甘泉街道是近郊涉农街道,我萌生了百日·百庄·百企行的设想,即通过一百天左右的时间,走进全街道一百多个村组、庄台,走访一百家企业。几个月过去了,我已走访10个村(社区)120多个庄台、60多家企业,访民情、解民忧、纾企困,在走访中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

流水账里的喜与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在走访这本流水账的点点滴滴里,有喜也有忧。

第一次走进庄台,我来到焦巷村周庄组老队长家。老刘是周庄组的老码头,在组里做了50多年队长。闲聊中,老刘夸口道,周庄组50户人家、200多口人,不管是起房造屋还是邻里拌嘴,只要他到场,没有搞不定的事、没有解不开的结,大家都称他为老百姓的和事佬

我走进香巷村三西组村民老魏家中,他正躺在沙发上。与他攀谈时,他有气无力地对我说:肺癌已经折磨了我5年多时间,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花了60多万元。老伴65岁了还在外打工,儿子也在外地上班挣钱供我看病。说到这里,老魏掉下了眼泪,在场的我们也唏嘘不已。

当我来到公路集村七里组时,老党员王加才正指挥着施工队做着土地平整。从前,七里组庄台环境差、邻里矛盾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好多村民不理解,咱用上了自创的群众工作法,找到有整治意愿的邻里耐心劝导,再挨家挨户打招呼,一户示范、户户响应,以点带面、推进工作。三下五除二,庄里群众都同意了!说到自己的工作法,老王很得意。

走访途中看到的、促膝长谈中听到的、群众走上前反映的各种情况,有些让我心有喜悦,有些让我充满忧虑。喜的是基层社会治理、街道重点工作群众参与度高,让我信心满满、脚力倍增。忧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重而道远,必须多措并举构建农村因病致贫返贫治理机制。村里的老党员干部,奋战在基层、扎根在群众,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街道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村民是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维护者。要想巩固好整治成果,发挥常态化、长效化治理作用,离不开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离不开村民自觉参与、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大走访里的想与干

当我来到香巷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走访时,村里正在为如何打造亮点而发愁。在场的村党总支书记向我反映:香巷原先的党群服务中心日渐陈旧、功能缺失,村里的老党员、退伍军人平日里想开展活动,连一个场所也提供不了,看着真着急!

当了解到村里老党员、老退伍军人不少,我建议村里可以在服务退伍军人方面做文章,在内容上突出主题,打造一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使其成为退伍军人拥有荣誉感、归属感的港湾,成为拥军优属的阵地。

如今,各村(社区)围绕党建引领阵地化做文章,双山村打造乡贤文化村史馆、香巷村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站、姚湾村打造智慧党建阵地、老山村搭建微治理平台、五湖村设立红色书吧”……基层党建阵地已经成为老百姓凝心聚力的港湾、思想提升的学校、展示才华的舞台、留住乡愁的场所。

当我来到老山村曹西组时,老队长李锦田正在灌溉稻田,他对我说:杨书记,我们农村种了几十年的田,收入不高、人辛苦,总觉着不划算。看看人家苏南地区盖厂房、建园区,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想想,光种田可不行啊!现在,村里经济不富裕,还希望街道能够下大力气建设厂房啥的,提高我们村级收入,这样也能带动咱们农民致富啊!

千方百计让村级经济强起来、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以来,街道在富民增收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通过村企共建,合作共赢。如长塘村党委与华实特种林公司党支部合作,进一步扩大樱花种植面积,做精做优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以老山村为例,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2050平方米,投入200多万元兴建400千瓦太阳能光伏项目,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余万元。此外,街道还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和水面发包,既有租金收益,也让部分农村年轻劳动力释放出来,前往城里打工挣钱。同时,家中老年劳动力还可被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合作社返聘,进入农田、湖塘进行管理劳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小感受里的责与策

干部,要干成事!要吃得苦!要听党话!这句话来自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党员、老村支书唐有岭。当我走进老山村唐庄组时,老唐自豪地向我介绍起了他参加革命的往事。

1953年,24岁的他加入了党组织,火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入朝不久,父亲不幸去世,他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眼。为了照顾两个弟弟,复员之后,他放弃了组织分配在城里的工作,选择留在村里当起了农民。1959年,因为特别能吃苦,他当上了村里的生产队长,后来又做起了村支书,这一干就是17年。他回忆,当年做支书,为了抗洪,自己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里拦洪;为了施工,没有吊机,也是自己带头爬到砖墙上砌砖。作为后辈,听老唐的讲述,我心生敬佩又感责任在肩。听党话、干成事、吃得苦,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标准,更是对我的鞭策。

在对长塘村王庄组党建微家的夜访中,我对新打造的农民健身小广场印象深刻。彼时,大娘大爷们正在广场歇息纳凉,十分惬意。在旁的村党委书记向我介绍,之前与群众攀谈时了解到,村民们现如今对运动健身、休闲散步需求急迫,村里立刻想办法为大家打造起小广场、环形健身步道,让村民享受到市民的待遇

农村社区治理既有一般规律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逐步改进农村治理方式、更好地服务百姓,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围绕甘泉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我引入了微治理的概念并在全街道推广实施。一是聚焦微参与,积极引导老百姓参与村(社区)的日常事务,如双山村的老支书、新乡贤走到群众身边,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盼,就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二是聚焦解决微问题、实现微心愿,截至目前,已经收集到微心愿”83项、微问题”85项、微事情”78项,排出了时间表,明确了专人,逐一解决;三是聚焦运用微技术”“微手段,将田间地头的做拦停传统技术与网格化管理平台、智能手机终端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助力农村综合治理;四是聚焦搭建微平台,如长塘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双山村老支书调解室、焦巷村好事多议工作室等议事平台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农村社区治理效能。

这几个月来,我白天走访、晚上分析研究。村民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农村社区治理工作中的难题,让我真正明白了农村高质量发展依靠什么、农民幸福生活需要什么。基层是大舞台,走访是大考场。答卷答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关乎到街道的发展、百姓的幸福。我的走访将继续下去。

(作者系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