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精绘美丽宜兴

发布时间:2021-10-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陈寿彬    

 

近年来,宜兴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扣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定位,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发力焕新城乡面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宜居品质大幅提升,美丽宜兴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生态园林城市,入选首批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宜兴将紧扣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定位,聚焦美丽宜兴建设重点任务,系统发力、久久为功,努力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最前列。

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把美丽宜兴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持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让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美丽宜兴建设的鲜明标签。

率先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制定落实宜兴碳达峰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推动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争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开展竹林、湿地、湖泊等碳汇资产核定,夯实碳中和基础。推进零碳创新中心和碳排放权交易分中心建设,争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致力引领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一体推进产业提旧育新落实电线电缆、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主导产业加快列装新技术、新装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推进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绿色经济崛起,为重构产业形态注入新元素。开展提升土地使用绩效系列行动,加强散乱污企业动态整治,持续压降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出水平。

提速提效推动科创赋能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头号工程建设,育主体、强载体、聚人才三管齐下,打造高质量发展最强引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攻关。高起点推进陶都科技新城、培源科学城等载体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创客空间、科创小镇、未来社区,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深入实施陶都英才计划,大力推进氿子兴宜工程,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以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促进和带动,深化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守护好生态禀赋、保障好生态供给。

始终紧抓治太保源坚决扛起太湖治理重大政治责任,以减磷控氮为重点,以两个确保为底线,统筹推进清淤固淤、退圩还湖等重点任务,提升蓝藻防控水平,巩固禁捕退捕成果,为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担当贡献。强化水岸共治、源头治理,加快推动控源截污工程全市域覆盖,大力推进治本清源碧水攻坚战,深入实施美丽河湖三年行动,持续加强湖等水体综合治理,立体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推动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稳定达标。

坚决守护蓝天白云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治理举措,加强扬尘、移动源和生活源污染联动治理,实现PM2.5和臭氧、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管控,确保空气质量继续高水平双达标。科学谋划部署夏季臭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综合运用走航监测、应急管控等手段,持续提升重点污染物应对成效,全力消除重污染天气。

切实强化制度保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实化细化断面长制、河长制、点位长制责任,强化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联动,夯实生态保护责任体系。刚性执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大数据平台,提升环境治理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塑造宜居品质魅力,打造与众不同魅力城市

同步加强城市形态塑造和内涵挖掘,全面展现宜居人文城市的特质和魅力,切实增强宜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凸显度。

优化空间格局编制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中心城区卫星城特色镇城市体系,增强市域空间联动功能。进一步推进北部产业集聚带、中部城市生活带、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带建设,构筑产业、城市、生态、文化良性互动发展战略架构。配合保障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高速拓宽等工程推进,加快建成宜马快速通道、丁蜀通用机场等节点工程,更好对接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

完善功能配套深化省美丽宜居城市综合试点建设,探索推进老旧小区和城市街区一体化改造,加强重要节点、重点片区的设计和打造,提高绿化、亮化、美化的品位和标准,推动新城开发和城市更新齐头并进。构建郊野公园、综合公园、街区生活公园、邻里口袋公园四级绿地系统,打造山、水、林、城融合绿色客厅,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市医疗中心、江南大学宜兴校区等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布点规划,放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效应,不断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精细管理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统领,加强5G、大数据等技术导入运用,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手段、模式创新,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专常并举开展违法建设、无序设摊、违规停车等整治行动,推动市容市貌、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领域秩序持续改善。实体化运作城市管理委员会,完善落实宜兴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城市管理示范标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宜兴。

深化文明内涵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宣讲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实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机制,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志愿服务、诚信社会建设,守护崇文厚德、和谐奋发城市精神。发挥中国陶都”“教授之乡”“书画之乡人文品牌效应,传承弘扬陶瓷、紫砂、书画、茶禅等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延续千年文脉、彰显人文魅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内外兼修美丽乡村

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建设美丽宜兴的关键举措,以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新格局、新路径。

强化改革驱动以入选国壹心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聚焦五大重点任务,积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广合作农场、飞地发展、镇村联合发展模式,有力推动强村富民,更好反哺美丽乡村建设。加大用地支持保障力度,新增乡村振兴建设用地计划配给率不低于5%,保障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注重分类施策加强对规划发展村、拆迁撤并村、其他一般村等村庄的分类指导,系统谋划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更优布局引领乡村发展。针对山区、圩区、渎区等不同类型风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形成山区风情、水乡风韵、渎区风光3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试点先行、分类施策推进农房改善,针对性、差异化落实整治提升举措,打造一批省市特色田园乡村。

推动乡村善治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基层管理,加强村级自治、德治、法治建设,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新格局。强化农村三资监管体系建设,提升村级资金、物资采购、小额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筑牢美丽乡村建设制度保障,巩固形成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作者系宜兴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