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毗邻区同城化 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周 聪    

毗邻区域是指都市圈内部各省市行政边界接壤区域,在都市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南京及周边城市迈向都市圈时代,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为都市圈毗邻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指引。新形势下,南京都市圈应巩固提升先发优势,以毗邻区同城化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模式,加快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全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贡献智慧、作出示范。

南京都市圈毗邻区同城化的现状分析

毗邻区合作发展是都市圈一体化的突破口。南京致力于探索都市圈毗邻区域合作新模式,持续攻坚突破、开拓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积累丰富经验。

深化共识协同构建圈内合作新机制聚焦毗邻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谋划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框架,促进毗邻融合走深走实。高标准规划建设宁淮特别合作区,推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管委会运作、获批省级创新试点园区,承办宁淮党政联席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一大批合作事项。深化与滁州统筹联动,共建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南谯浦口一体化发展共建合作园区,实现跨界合作从谋划走向深化。加强与马鞍山工作衔接,组建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推进小组和示范区指挥部,成立宁博合作示范区(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领导推进小组+指挥部+投资公司的管理架构。

平台共建协同构筑圈内产业新高地注重特色发展、优势互补,以建设合作平台为抓手,强化项目、政策、招商、人才对接,切实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能级。巩固拓展宁淮合作成果,共同投资550亿元,共建5个合作园区,面积达34.13平方公里,累计实现落户项目540个、业务总收入512.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8亿元。加快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动浦口和南谯联合招商、共同扶持,共同招引的12亿元华诺半导体、5亿元亚芯微半导体产业园项目已落户合作园区,15亿元的交通工业化制造总部基地及生产基地项目将实现办公、生产跨省运营。

联通共享协同形成圈内交通新格局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为契机,促进毗邻区域由互联互通快联快通、畅联畅通、优联优通升级。南沿江城际、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龙潭过江通道等跨界项目加速推进,南京北站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字型高铁网加速成形,禄口国际机场实现双航站楼运行。着力织密圈内网络,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网实现闭合,宁马、宁滁、宁扬三线开工,宁句城际正式开通运营,百仙路、金家路等断头路相继打通,多条跨省公交线路实现延伸运营,区域合作正从跨界无界深度融合。

区域共治协同打造圈内治理新样本加强要素资源整合,深化跨界合作领域,着力构建联防联治联控新格局。推动浦口、南谯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对接,建立跨界河道河长机制,常态化推进长江禁捕、打假、应急救援等联合行动。推动江宁、博望签订社会治理合作协议,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合作,逐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推动江北新区、滁州建立跨省通办协作机制,共同推进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异地代收代办,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合作,提升服务便利度,优化两地营商环境。

毗邻区同城化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随着多个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大力实施,各省市在毗邻区域建设上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和协作经验。

搭建实体化机构推动实体运作,构建高效有力的决策运行机构,赋予明确职责和管理权限,统筹推进跨区域各项事务。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示范区范围横跨一市两省,涵盖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现已建立理事会+执委会管理架构,理事会负责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由三地常务副省(市)长担任轮值理事长,执委会负责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改革事项、重大项目、支持政策等具体实施落地,人员由三地共同选派聘任,实行大部制管理。

创新科学化机制打破制约同城化发展的难点堵点,强化顶层设计,跨区域联合构建政策框架体系,减少内耗竞争,提高协同紧密度。以成都都市圈为例,四川为统筹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发展实际,以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初步构建起以都市圈发展规划定性,国土空间规划定量,各类专项规划、毗邻地区区域规划定点“1+1+N”规划体系,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成就的区域合作利益联结机制。

构建数字化网络跨界超前布局物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数字平台,推动毗邻区域资源整合,促进要素高效配置、有序流通。以福州都市圈为例,福州、莆田、南平、宁德、平潭四市一区签订福州都市圈政务合作协议,五方分别设立福州都市圈通办窗口,着力解决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创新毗邻区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南京都市圈毗邻区同城化发展,关键是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推动跨界合作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建立实体统筹各地协同的推进体系按照划定一个重点毗邻区、建立一个高层决策机构、组建一个实体工作专班、建设一个市场建设平台、制定一套具体实施方案的推进机制,加强对毗邻区内工作统筹调度。其中,重点毗邻区是以南京各区为主体,将周边零散毗邻区整合划定的区域;高层决策机构作为毗邻区同城化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负责研究发展规划、改革事项、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组建重点毗邻区同城化办公室,负责毗邻地区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改革事项等的具体实施。

建立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体系在成本分担上,由毗邻区同城办统筹各地设立投资开发基金,联合成立投资运营集团,支持毗邻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在利益共享上,对毗邻区内通过合作产生的税收,根据不同合作模式和成本分担情况,平等协商确定分享比例,并根据情况实施动态调整。在考核指标核算划分上,根据合作约定综合考虑权责关系、成本利益等因素,由同城办协调各市对跨区合作工作设立考核指标。在合作模式上,各地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综合运用产业合作园区、总部经济、跨区项目等合作模式,实现对毗邻区的高效率开发。

建立各方参与互联互通的治理体系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积极配合对接毗邻区同城办工作,将部分服务职能交由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承担,逐步形成同城办、省市县政府、市场等共同参与且相互促进的治理思路。深化政务服务合作,实现在重点毗邻区内,以统一的标准流程,通办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切实打通政务服务的行政边界。

建立权责清晰奖惩有力的考评体系完善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对毗邻区内政府间协同制定的区域性政策落实情况、区域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等督促检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加快整改,着力推动毗邻区向同城化纵深发展。加强领导干部跨区挂职互派、对口支援,把毗邻区同城化建设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服务在前、深入一线、担当实干的专班人员进行表彰激励。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