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下午,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400多位市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表决,从十二类50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选出2022年十类43项民生实事项目,涉及“养老”“教育”“宜居”“就业”,件件都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式民主的具体实践,也是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代表们依法履行职责,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地方发展“顶层设计”,最能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成效更生动地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为人民解决问题的。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2020年,南京首次在人代会上通过人大代表投票,决定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如今,票决民生实事在南京已成惯例。票决民生实事过程,最集中呈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通过市人大代表听取民意、政府民生部门问需于民、社会海量征集三大渠道,最广泛征求民生需求;把建议意见交给专业机构进行甄别,用最严程序确定候选项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审议候选项目,再提请市人代会审议票决;人大机关对票决民生实事全程监督,对每个具体项目“一对一”监督,未如期完成将被“质询”。
“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有些地方在为民办实事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尴尬:政府端菜,群众就是不动筷子。因为所办事项并非老百姓实际的需求,老百姓不感兴趣,结果是“钱花了,群众不领情”。还有种现象是:民生投入下拨难。一是民生经费容易被挪用挤占,二是容易被“偷梁换柱”,即打着民生之名搞其他项目。有民生实事票决制就不同了。“政府端菜”成了“群众点菜”,好事真正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权力在民主的监督下运行,落实民生任务有了刚性约束,“办成事”就有了保障。“方法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好方法。
方法再好,不用等于零。从决策方面看,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应该成为执政自觉。决策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能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利益诉求不同,异议难以避免,这就需要求同存异。“求同”是凝聚共识,“存异”是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决策过程就是在集思广益中形成共识。“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更自觉地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来凝聚共识,“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定能给人民带来更大幸福感。
责任编辑: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