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优者从教” 保障“教者从优”

发布时间:2022-04-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朱立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泰州市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北宋理学宗师胡瑗、明朝思想家王艮、近代著名教育家吴贻芳等一大批名贤大家的教育思想深深浸润在泰州的文化血脉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教育初心,担负时代使命,以最好的资源、最强的改革、最大的关爱,突出抓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努力把教育这一最大民生实事办得更有质量、更有成效。2021年全市基本公共教育百姓满意度跃升至全省第一。

特级重视大抓教育人才。强市先强教,兴教先兴才。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举措,是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列为第一工程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新春第一会聚焦教育,召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大会,高位统筹、系统谋划教育发展,高规格激励表彰教育人才,表明一以贯之抓教育、抓人才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将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连续两年开展教育网络问政,先后召开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座谈会,组织专门力量到周边城市开展实地调研,定期研究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2021年,省优质园覆盖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三星级以上高中覆盖率等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压实第一责任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职责,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相关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原先每季度开一次的小组会议升级成每月开一次,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会议无法解决的,再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有效解决了谁来决策、谁来领导、谁来保障等问题。市委人才办将教育人才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工作考核,定期进行调度督查。落实第一投入每年将80%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近三年教育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占比逐年提升。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长期可持续的原则,健全教师收入保障长效机制,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奖励性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公务员综合考核标准,并建立同步增长机制,在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背景之下,确保教师待遇按既定政策持续兑现或提前兑现2021年,全市各级财政安排教育经费平均增长7.15%

特殊政策引育教育人才。有位哲人曾经讲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我们牢固树立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出台教育优先优质发展的政策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打破条框束缚,扎实推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赋予用人自主权将优秀教育人才纳入凤城英才计划,专门出台引进培育管理实施办法,加大教育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以及学科奥赛教练、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教练等紧缺人才的引育力度。给予教育部门和重点学校更多选人用人自主权,对特别优秀人才,可以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实行协议年薪制,让更多优秀教育人才来泰执教、为泰所用。2021年,全额承担省泰中、省姜中从清华、北大等高校招引的12名紧缺型人才的高额年薪,总额近500万元。大力推动教育部门与录取重点师范院校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鼓励加大校园招聘和自主招聘频次,有针对性地加强紧缺学科教师招聘。设置编制周转池针对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和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统筹调剂学科间、区域间教师编制,制定出台《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办法》,把全市教育系统的事业空编统一管理,首批统筹800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让急需进人的学校能及时用好编制。出台《中小学校特设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为高层次人才、教学一线优秀教师设置特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专业技术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实行专岗专用、人退岗收。与此同时,鼓励返聘65周岁以下退休名校长、名教师、名教研员等。每年统筹一定数量高级教师岗位计划,为优秀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设立专门通道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校长职级序列、评审和薪酬制度,推行见习校长制,不唯年龄、不唯资历、不唯级别,让有情怀、会管理、懂教育的人才充实到校长队伍中去。深化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强化名师工作室建设,优化三级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实行目标式培养、动态化管理、考核性激励。成立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建立名师培育导师团,对教师教科研及项目成果申报等进行精准指导,助力培养更多教育名家、教学名师。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正高级教师19名、省特级教师19名,申报通过率居全省前列。

特色生态成就教育人才。真情诚意优待教育人才,关键还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育人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提升教师职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他们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专项奖增强获得感在市、市(区)人才专项资金中设立教育人才专项,用于教育人才奖励。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对经批准在职进修教育类专业并获得高一层次学历或者学位的专任教师,给予学费补贴。与重点高校联合开办在职教育硕士泰州班,为优秀教师提供学历提升的专属通道,目前已通过南航泰州班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制定各类人才奖励标准,完善教育人才考核激励办法,对一线优秀教育人才(团队)按照类别给予年度考核奖励,对获得国家、省、市级教学、教科研成果奖的,给予相应的资助,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鼓励建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团队。英才卡增强幸福感将高层次教育人才纳入凤城英才卡服务对象,集成推出子女就学享最优、就医问诊全程陪、住房安居保障全、体育健身我报销、公交出行全免费、全市景点免费游、文化惠才成色足、金融贷款不差钱等服务举措。倡导有条件的公共服务机构开设优先窗口”“绿色通道,引导社会各界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对于市外引进的教育人才,按照不同层次发放购房券,其中领军人才最高可获得60100万元,紧缺人才可获得1060万元。春蚕奖增强尊崇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礼赞教师活动,面向教育人才,特设春蚕奖,每学期评选有突出贡献、有感人事迹、有高尚风范的教师典型,获奖者享受公职人员骏马奖相应的荣誉和待遇。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和特级班主任,每五年表彰一次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市劳模待遇,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教师成长,更让全社会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关注教师,擦亮教师的职业名片。同时,制定出台《泰州市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方案》,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组建弘扬师德正能量宣讲团,持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净化全市教育生态。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