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未来产业

发布时间:2022-04-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刘 媛    

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是建立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前瞻性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当前,未来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全局带动引领作用。

深化对未来产业的研判认识,是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是面向未来并决定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实力的前瞻性产业,是会带来重大产业变革的产业。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一是以突破性、颠覆性技术驱动未来产业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未来产业从孕育到成长、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未来产业的成熟和发展又会催生出新一代的颠覆性技术。如电池技术催生了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颠覆,靶向药物、基因疗法等精准医疗技术对传统医药的替代。二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呈现跨界融合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在产业、在场景中的应用将成为常态,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使得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未来产业将呈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三是具有爆发性和高成长性。未来产业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发展需求极大,一旦突破产业化边缘的技术,将占据广阔的市场空间,呈现爆发式增长,进而形成引领发展的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四是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由于未来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产业布局的风险性,技术路线的选择错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失败都可能面临资金流失、人力成本沉没、丧失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危及国家战略安全等高风险。顺应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特点,结合当前江苏发展的实际,必须科学谋划、系统发力,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主动权。

强化顶层设计,开展未来产业的战略研究。一是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未来产业的研究,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借鉴国外经验模式,组建省级层面未来产业研究机构,加强创新链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优化组织机制和运行模式,建立试错包容的发展环境,构建从实验室科学发现到转化为产业领域实际应用的完整路径。依托有实力的智库机构开展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演进规律、制度设计方面的研究。二是开展未来产业技术预测。制定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按照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重点监测处于前沿理论研究的热点技术、处于关键研发阶段的热点技术以及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前沿技术。高度关注高德纳等权威咨询机构发布的前沿热点技术,与现有资源基础进行匹配,重点挖掘发现处于产业化边缘的关键技术。

强化分层分级,在产业培育上立足优势、聚焦重点。一是结合江苏产业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新兴数字产业。充分发挥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软件等优势基础产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二是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总部型、旗舰型企业,支持平台经济头部企业在江苏设立全国性总部、区域运营中心。构建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构建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创新联合体。三是聚焦重点,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根据国家在未来产业方面的发展规划,立足江苏已有的未来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前瞻布局未来网络、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类脑智能等有基础、有引领作用的未来产业领域,积极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布局一批省内前沿性、探索性项目,尽快实现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一是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融合创新,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围绕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未来产业领域对照梳理高校优势学科清单,鼓励支持重点学科聚焦重点产业开展基础研究,提出新理论、新方法,超前谋划产业发展路线。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瞄准产业实际需求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探索企业家挂帅方式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鼓励和引导创新型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重大基础研究平台。三是以重大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坚持从未来产业发展实践中凝练共性理论和重大科学问题,布局若干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原创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解决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强化技术攻关,借助数字经济新模式加大卡脖子技术突破。一是提升数字经济与重点产业融合效应,设立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超前部署制高点技术,着力开发杀手锏技术。推进数字经济新模式、新方法在卡脖子技术各种场景上的应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法加快卡脖子技术的开发。二是鼓励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通过重大项目机制引导我省规模较大、自主研发实力强劲的数字经济领军型企业与制造业卡脖子技术企业合作研发,探索业务融合及行业应用创新的合作研发。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手段改变原有技术的研发模式,产生颠覆性变革,缩短研发流程和周期,加快研发进程。

强化需求牵引,通过应用场景培育打造未来产业。一是加大应用场景的培育,瞄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民生需求领域,以需求导向培育未来场景,构建多领域交叉融合、多维度的场景应用体系,培育跨界应用。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搭建从研发到中试到场景应用的产业中试平台,推进技术在应用场景中的验证,加速市场化进程。二是探索建立基于场景应用的科技攻关机制。围绕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组织设立场景应用专项项目,搭建应用场景试验场,深化任务定榜、挂帅揭榜”“前沿引榜、团队揭榜揭榜挂帅新机制。三是加大应用场景的示范试点。依托高新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有基础的产业集聚区,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强化风险防范,建立未来产业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建立部省联动、省地联动、部门联动的监测网络,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威胁未来产业发展的事件开展安全审查,提前做出预案。建立未来产业的科技伦理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依托省级智库单位密切跟踪未来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动态,加强研判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提出应对措施。省级工信、发改、科技等部门应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组织开展新兴技术研发与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风险、技术安全风险等评估,引导和规范新兴技术研发与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