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壮大“双带型”乡村振兴力量

发布时间:2022-09-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钱旭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海安市围绕破解部分村两委班子流动性较强、经营能力不佳、三农感情不深、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推出新生代农场主到村两委实践锻炼举措,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农业人才,为培养一支能带头致富、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双带型乡村振兴骨干队伍进行了积极探索。

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营主体的主要形式,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加力点。近年来,海安市坚持党建为媒,通过组织搭桥、党员牵线,推动规模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842个,农民合作社974家,经营面积19.4万亩。全市建有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30家,其中省级34家、南通市级25家。建有各级示范合作社89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1家、南通市级44家,基本覆盖各类农业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到村两委实践锻炼为抓手,团结引导、充分发挥新生代农场主服务农村、助力发展的功能优势,引领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发挥业务专长,积极投身服务三农工作,身体力行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意义深刻影响深远。

因势利导准新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针对农村发展的现实短板,尤其是缺人缺钱缺路子等共性问题,创新开展新生代农场主到村两委实践锻炼,既有利于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更为多种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示范样本。一是明确资格条件。制定选派工作方案,从全市规模较大、信誉好、群众认可度高的家庭农场中,遴选一批35岁左右农场主,到户籍地或农场所在村两委实践锻炼,时间一年。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社会举荐等方式,全市报名人数超过170人。二是规范选拔流程。村党组织对新生代农场主进行筛查和初审,区镇街道通过现场面试、组织考察等形式复审,再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纪委、政法委等部门进行联审,切实把好选人关口。三是确保人选质量。市镇联动综合考量政治素质、群众基础、年龄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等因素,确定20人作为首批实践锻炼对象,考录比超过81,入选的新生代农场主中党员比例超过50%

因材施教好领航雁阵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根本是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产业振兴的骨干队伍。新生代农场主普遍具备有热情有闯劲、懂经营善管理、与地方生产联系紧密、社会责任感较强等优点,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全市家庭农场主队伍呈现有活力、年轻化,有知识、专业化,有技术、多元化三有三化特点,35岁以下的新生代占比达53%,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6.2%。开展新生代农场主到村两委实践锻炼,为他们搭建载体和平台,既能为他们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提供依托,更有利于拓展村级组织发展视野,提升市场思维和管理能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夯实根基。一是规定一个清单。针对新生代农场主有活力但定力不够、有学历但经历不足、有技术但不善管理等共性短板,落实每月参加一次党日活动、每季度列席一次党群议事会、每年参与一项重要工作等六个一培养举措,全面提高实践锻炼对象政治理论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二是开展结对帮带。实行双导师制,明确由所在村书记以及市级以上明星村书记结对帮带新生代农场主,明确帮带方式和责任,帮助尽快适应两委岗位、融入村集体。三是推行三方共育。明确市委组织部、镇街党(工)委、实践锻炼村三方面培养职责,安排新生代农场主参加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书记大讲坛等,邀请致富能手出身的两委干部传授经验,让实践锻炼对象得到全方位历练成长。

因时促为活优质资源进入新时代,农村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共同富裕、安全环保、矛盾调处,件件都是硬骨头,亟需一支政治素质强、专业素养高、作风纪律优的强高优型基层干部队伍。据统计,海安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有594人曾是致富能手或有在外经商经历,占比41.3%,村书记队伍中有123名曾是致富能手或有在外经商经历,占比58.8%,这些书记所在村为三星级以上村和四星级以上党组织的分别占82%93%。作为培养骨干的有力举措,推动新生代农场主到村实践锻炼,既是为基层干部队伍积蓄源头活水的创新之举,也是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有力抓手。一是推动产业振兴。根据新生代农场主专业特长,组建12支苗木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粮食种植等技术人才执教团队,开设农业种植培训30余班次,培育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助力农业产业转型,推动形成具有各村特色的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带动共同富裕。鼓励新生代农场主发挥自身资源、产业优势,通过发展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推广新型种植技术,20名新生代农场主带动周边350多名群众致富增收2000余万元。三是办好为民实事。在春夏农时和病虫害防治期间,组织新生代农场主为村民开展农技辅导232场,帮助困难群众抢收小麦300亩。在台风烟花来临时,组织新生代农场主积极投身防台抗汛一线,挨家挨户排查风险隐患22处,完成清理沟渠、加固堤坝等工作进而排除险情13个。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有序引导新生代农场主参与防疫卡口执勤、核酸检测志愿服务1200人次,捐赠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5000多件(套)。

因绩定优住振兴骨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规律决定了干部培养要有足够时间,不仅着眼未来5年、10年,更要着眼未来15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实践证明,以新生代农场主到村实践锻炼的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方式,必须建立完善的鼓励激励和管理考核机制,从点滴抓起,从细微管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现由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转变。一是在精神层面上鼓励。依托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宣传新生代农场主优秀典型,举办座谈会20余次,持续编制发布《炼金动态》,展示实践锻炼成效,鼓励新生代农场主干事创业,努力形成百舸争流、争先攀高的良好氛围。二是在物质层面上激励。全面推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励机制,对获评农产品稳产保供带头人的乡土人才,市财政奖励4—6万元;对从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设计、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领域工作,获评农产品经营带头人的乡土人才,市财政奖励2—4万元。对正常稳定经营的农业创业项目,由富民创业担保基金提供贷款并给予贴息支持。三是在考核评价上勉励。将到村实践锻炼的新生代农场主纳入全市村两委干部队伍同步考核管理,建立平时抽查、期中检测、期满考评全程考核评价机制,对新生代农场主参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5项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估,重点关注新生代农场主对所在村村营收入和争先进位的贡献度,考核结果作为新生代农场主期满鉴定、评先评优、选拔留用的重要参考,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实践锻炼人员,适时予以重用。力争通过3年时间,从到村实践锻炼的人员中培养30%的优秀代表进入村两委。目前,20名新生代农场主已全部纳入村两委后备人才库,其中4人被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

作者系中共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