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2-10-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洪 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指引人民精神生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是新征程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引人民精神生活向上向善。用好红色资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民精神生活。红色遗址、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场馆、革命故事等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通过红色资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历史渊源,深入人民精神世界,实现理想信念的坚定、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血脉的赓续。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人心的最大共识,是团结全体人民的最大基础,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助于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人民精神生活把舵定向。以民族复兴激发和汇聚人民精神力量。当前,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民族复兴的梦想及其伟业激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担当精神、团结精神,有助于增强和汇聚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在新征程上,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激发和孕育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增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离不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举旗帜,引领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鼓舞自信奋发、自强担当的精神力量。聚民心,汇聚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以主旋律、正能量、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汇聚民心、团结向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等精神汇聚为自信自强的精神合力。育新人,培育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育新人,包括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全面施策,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共进,全面培育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兴文化,涵养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要发挥文化涵养精神力量的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丰富和深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展形象,彰显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示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一的自信自强,把自信自强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传播到全世界。

扩展人民精神生活的公共空间。精神生活的公共空间,就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扩展精神文化数字化共享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新时代十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等先后出台,积极构建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实施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扩展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发展和普惠发展的空间。面向未来,要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扩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发展和普惠发展的空间。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开放空间的大规模公共文化载体,扩展人民精神生活的文旅融合空间。

激活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健全文艺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确保文艺创作生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改进文艺奖项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提升和经济效益提升互相促进,产生正循环效应,着力改变专家叫好市场叫座错位的问题。以好作品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以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追求倒逼文艺创作生产提升品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应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体验化的技术与场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建构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科联)

      责任编辑:朱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