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赋予的新命题,也是江苏迈向百年新征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近年来,江苏坚定不移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破题之匙,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强力抓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践行新使命,把破解不平衡不充分作为新江苏建设的根本要求
这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先决条件。江苏人均GDP迈上2万美元台阶,8500万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法治、文化、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呈现高层次、多样化特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江苏仍存在创新转型成效不够显著、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期盼相比还有差距等问题。唯有奋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才能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这是践行“三大光荣使命”的应有之义。江苏锚定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聚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稳固、底座更坚实。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地位不断提升。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涵,坚持试点先行,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探索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取得明显成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江苏视察,多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从2013年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重点任务,到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五个迈上新台阶”,再到2017年提出坚守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乡村振兴、修复生态环境、加强基层党建6项任务,以及2020年进一步赋予江苏“三大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切中江苏发展的重点焦点,指明了江苏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方向。
聚焦重点问题,着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点
锚定产业强链和科技强省两个关键,破解创新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是以产业集群培育和强链补链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聚力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31”产业链,深化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形成一批引航企业、“链主型”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0%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二是全面开展创新型省份试点。聚焦产业创新重大战略需求,积极部署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有效缓解重点领域卡脖子和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对5万多家规上企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10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从2.35%上升到2.9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突出城市群和区域经济两个板块,破解城乡区域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是优化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深入实施扬子江城市群、沿海地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1+3”重点功能区战略。跨江融合步伐加快,扬子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宁镇扬一体化深入推进,南京都市圈成为首个国家层面批复的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有效支撑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和江淮生态经济区特色发展优势明显增强;以港产城融合为重点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从而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全省生产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保障,形成沿江沿海沿河沿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二是巩固强化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继续朝着特色化、产业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2021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江苏上榜县市数量占四分之一,包揽前四席,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6∶1,是全国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省份之一。三是做好南北联动文章,积极推动苏南苏北对口帮扶,共建南北挂钩园区,形成苏南人员、资金、项目“三为主”,苏北规划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服务“三到位”的跨行政区合作机制。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较2012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
发力营商环境优化和开发区能级提升两个环节,破解开放合作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是明确“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世界一流”目标,重点提高“放管服”改革协同度、市场对外开放度、市场主体活跃度,推动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向优。如今,江苏已连续3年位列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连续多年吸引外资规模居全国第一、出口居全国第二,世界500强有392家投资落户江苏,苏企“走出去”遍及172个国家。二是充分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集聚特色创新资源,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2021年,全省15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全省1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50%的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江苏有6家入围前30强,数量居全国第一。
坚持结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保基本、均等化、普惠化”为方向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项目和保障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配置实现度达到90%以上;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提高到79%;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左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和困难群众倾斜,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总体缩小。如今,江苏居住证制度已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累计发放居住证超过3000万张,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义务教育实现“公民同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六统一”;苏北五市全面迈入高铁时代,设区市全部实现市市通动车。三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放开市场力度,促进行业提质扩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建成普惠托育机构2600多家,养老服务市场社会力量不断壮大。
以聚焦富民增收和脱贫攻坚为重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完善对接帮扶机制。“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达145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积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五年增长46.9%。“十四五”期间,我省提出“高质量就业”,让劳动者“劳有优岗”。2022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就业有近1/3来自数字经济及关联领域。二是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继续充分发挥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共建园区、一市一策等独创机制,着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台《关于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聚焦重点帮促县、重点片区、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让他们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逐步赶上来。三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前教育加快普及普惠,义务教育逐步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和高水平大学资源供给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出全国7.2个百分点。
以优化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格局强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一是坚持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四沿”联动,以水为脉,塑造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魅力空间。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深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及江淮生态经济区与大运河、美丽海岸线有机衔接,国土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岸线保护率达44.35%。二是推动绿色转型,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完成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化工园区压减近一半,依法关停取缔各类“散乱污”企业5.7万家,建立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三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突破,实行大气“点位长制”,推行“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实现“湾(滩)长制”全覆盖,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81%,国考断面和入江支流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生态环境质量由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迈进。
以文化强省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大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硬,人民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赵亚夫、王继才等一批时代楷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马庄经验”产生广泛影响,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二是以文化体制改革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文化传承和创新来培育新时代文化品牌,“文艺苏军”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紫金”文化品牌、“扬子江”文学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10%以上,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成为全国示范样板。
以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推动省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省不断深化,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和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改革,“放管服”、科技创新、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环境资源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见面审批”成为江苏亮丽名片。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柱性工程,在全国率先全省域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在全国率先推广建立正处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模式形成经验做法。积极防范政府性债务、粮食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等系列风险,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2022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达到99.14%,政法队伍满意度达95.92%,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
(作者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