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未来产业 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2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沈 和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从全球看,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从全国看,发展未来产业是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构建竞争新优势、下好发展先手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对江苏而言,是前瞻布局、赢得主动,高质量优化制造强省建设增量,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关键所在。

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布局呼之欲出

十四五时期,是高起点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阶段。我国未来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前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从国家层面看,未来产业发展布局正在积极推进。其布局聚焦两个方面。一是聚焦区域已有源头性创新布局。主要是围绕重大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内生驱动。重点考虑已形成源头性创新布局框架体系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二是聚焦区域已有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布局。强调专项规划的引领支撑作用,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领域、空间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内容。国家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专项规划已经制定。

具体而言,布局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就是要紧盯世界前沿科技创新,依托前沿技术突破,超前布局深海、深地、深空等战略必争领域的重点产业方向,着力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就是要针对未来老龄化、绿色低碳、生物安全、能源安全、交通效率等重点问题,寻求新兴技术解决方案,推动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

江苏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优势明显

综合比照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布局要求,江苏在规划方向、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要素保障等方面优势明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争取国家在江苏布局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具备相应条件,具有重大意义。

从战略布局看,江苏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基本明确。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技术、空天与海洋开发、量子科技、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积极开发商业化应用场景,抢占产业竞争发展制高点。省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以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市十四五发展规划,都对发展未来产业提出明确要求。

从开发园区看,科技创新重要载体非常密集。江苏是国家新区、自贸区、开发区、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特殊监管区等创新载体最密集的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能力多年位居全国前十强。十三五时期,中国(南京)软件谷、无锡高新区等16家园区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全省26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有25家主导产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产业发展看,新兴产业集群优势较为突出。江苏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最好地区。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协同创新力、智造发展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链。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物联网、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

从支撑能力看,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为独特。江苏是城市群都市圈、机场高铁港口网络、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01/8,万亿级城市4个,占长三角地区1/2,无锡、南京、苏州、常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前十强,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江苏都占有1/4。头部企业创新带动能力较强。9个重点发展制造业领域战新产业集群有上市公司185家。高端装备集群上市公司38家。9大集群所涉上市公司总市值2.44万亿元,占全省制造业上市公司51.4%

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建设

推动江苏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对在新发展阶段提升科创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开放优势,增强江苏创造、江苏品牌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中,要着力实施六项行动

实施前瞻布局行动。加强顶层设计,力求争取部委在江苏布局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特别是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作为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首批重点城市。同时围绕国家要求,结合江苏实际,深入开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研究,聚焦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等重要问题,加紧形成专项发展规划。

实施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要素配置能力。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提升01”的原始创新能力。勇闯创新无人区,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前沿引领技术突破、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新型基础设施等平台建设,提升前沿技术创新支撑能力。

实施生态培育行动。建立政府、科技界、企业、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未来产业联合共治机制,促进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打造创新绿洲,增创领军企业集成创新优势,释放各类主体创新潜力和发展活力。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机制,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应用场景创新与迭代示范。

实施协同推进行动。增强省域一体化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共建重大科技平台,打造科学家部落和创新集群,构建未来产业创新链人才链。促进南北创新合作,提升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能力,建设世界级未来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联动国家和区域科学中心,组建创新联盟,建立跨区域共享资源库,打造科学技术策源地。

实施人才引领行动。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探索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为一体的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推动高校针对未来产业增设院系或专业。突破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培养体制障碍,探索适合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多元投入机制,实现跨领域要素集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实施智库支撑行动。发挥智库优势,加强未来产业战略规划等方面跟踪研究,总结评估发展情况,发布年度发展报告。鼓励多元化主体协同研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研究中心,支持大型企业设立实验室。定期举办研讨会、高层论坛等活动,汇聚高端智力资源。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国研智库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