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发布时间:2023-01-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司 甜 吴根平    

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着推动省域协调发展的功能,是在本省范围内集聚水平较高、对周边区域和城市辐射带动明显的重点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都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层面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统筹考虑徐州在特殊类型地区中的较强经济实力和产业支撑力等因素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对徐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全面振兴转型支持政策的有机整合,对于新时期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叠加融合徐州地处我国东西融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推进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利于集聚资源要素,发挥徐州陆桥经济带节点、衔接京津冀和长三角的支点作用,带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通过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的叠加集成,将为国家推动重大区域战略互动融合、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探索路径,形成经验。

有利于促进省内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徐州作为苏北地区中心城市和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的提升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始终都走在全省前列,对苏北区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将促进苏北经济的后发崛起,从而实现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缩短南北区域差距,增强江苏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淮海经济区10个核心城市地缘相通、人文相融、经济相联,区域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正在积极构建,区域内各县市之间经济联系与社会交流日趋密切。这10个核心城市中有7个资源型城市和3个老工业城市,推进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必将进一步增强徐州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资源连片地区交通互联、产业对接、协同开放、生态共保和民生共享等功能,有力推动跨省际交界地区协同转型,形成我国东中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推进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需要抢抓国家赋予的历史机遇,对照省会城市乃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标准,切实增强徐州的城市发展能级和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努力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真正变成地位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把建设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抓手,打造产业名城,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优势,聚力打造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三个优势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集成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四个新兴创新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个特色创新产业集群,不断增强集群的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持续提升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协同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奋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高地。聚焦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制造,重点培育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及信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标杆工厂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发挥徐工汉云国家级双跨平台带动作用。把握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机遇,建设江苏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淮海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新机制,积极融入省内、长三角产业循环,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地标性产业集群。

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建设区域高端要素集聚地利用城市更新契机,精心布局和规划建设城市,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承载力。优化城市服务功能,重点推进区域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国际会展、知识产权服务等发展,构建科技、金融、开放、信息平台体系,强化产业服务和消费服务两大功能,打造更多集聚高端要素的强磁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新型消费、文教、卫生、休闲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徐州集聚辐射能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突出、方便惠民的综合性消费平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增强公共服务载体功能,通过流量经济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流量经济资源的留用。集聚发展枢纽经济要素资源,加快形成区域性高端技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持续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与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持续巩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徐菏普铁高铁、徐枣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徐连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

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建设区域主要创新策源地提升创新研发浓度,打造创新高地,持续增强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推进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高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建设,积极申请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资源能源开采利用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攻关。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转化能力,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开展传动、液压等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进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跻身省级行列,积极争创细胞治疗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动与长三角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创新链不断完善优化。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快建设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系统提升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平台功能,打造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和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提升绿色生态能级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实施产业绿色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推进钢铁、焦化、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绿色化改造,促进可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与可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发展绿色能源行业,提供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工厂数字化绿色提升、服务其他产业绿色化等系统解决方案。完善城市绿地系统,集成应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等技术,实施生态修复与绿色开发行动,依托自然基底建设城市生态绿色廊道,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沛县、铜山区、贾汪区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和徐州经开区、泉山区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步伐,推动淮海经济区和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形成示范效应,为更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供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