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富民强村“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3-03-21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李义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强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专门对深化富民强村帮促,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进行安排部署。涟水作为江苏省重点帮促县之一,必须进一步拓宽富民强村渠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

打造欣欣向荣乡村产业,筑牢农民增收致富硬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涟水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和村集体持续稳定增收。

在守底线中追求农业高品质立足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基础上,实施稻米品质提升、延链强链、主体引育、品牌打造四大行动,以南粳9308、南粳66等优质品种为主,深入推进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品牌化运营,实现稻米生产稳产量、提质量,建成4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目前,优质稻米种植、加工、销售已成为涟水富民强村重要路径。

在特色化中增强品牌辨识度芦笋是蔬菜之王,具有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高、带动增收高的特性。涟水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全县设施化芦笋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5万余吨,总产值超10亿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设施化芦笋种植基地,创成国家芦笋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涟水芦笋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前,我们正以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芦笋产业扩规模、延链条、强品牌,进一步提升涟水芦笋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新业态中激发乡村新动能深挖乡村多元内涵价值,用好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技艺、地方戏曲等文化资源,开发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新产品,推动农旅融合、农文融合、农商融合,打造五星级乡村旅游精品基地金鸡坨生态农庄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抓住产业数字化新机遇,不断健全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网络,搭建涟水馆”“涟水有礼销售平台,打造涟农优品品牌,创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将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奏响主体联农带富协奏曲

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积极构建以种养大户与家庭农场为主力、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引领、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组建食品产业招商攻坚专班和农业招商协作组,深入开展食品百强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完善挂钩服务农业龙头企业机制,畅通企业与金融机构、人才、基地对接渠道,支持技改扩能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打造农业龙头企业矩阵,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年产值90亿元。

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依托优质稻米、芦笋、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加强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支持规模主体参与建设农产品冷链保鲜仓储设施,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展互联网营销,培育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64家、农民合作社48家。

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本土优质原料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等形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中,合理分享增值收益。依托今世缘酒业,打造3万亩酿酒高粱绿色基地,实行订单化种植,亩均增收500元左右。

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点燃要素聚合裂变强引擎

坚持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整合现有帮促政策、资源资产等要素,积极探索释放要素活力的有效路径。

盘活扶贫资产家底子开发扶贫资产管理系统,探索扶贫资产+保险模式,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排查,分类确权到村、益农公司和农户,全部纳入系统监管,明确责任、全程留痕,确保扶贫产业项目资产不流失、经营可持续、分红更稳定,持久发挥增收带富作用,十四五期间扶贫资产年均收益较十三五期间增长32%

挖掘公共空间新价值开展七空间一资源排查治理,推进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农房改善中新增溢出土地收归村集体,整合村域范围内土地、水面和林木等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实现小田变大田、低效变高效。加大村庄内部土地、厂房等零散资源整合力度,积极盘活村集体老旧办公用房、厂房等闲置资产,提高三资利用效率,先导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集体经济平均增幅达39%

打出精准帮促组合拳依托五方挂钩帮促机制,整合省委、市委帮促工作队力量,加强与科技镇长团协作联动,加大衔接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深入开展结对共建、产销对接等帮促活动,不断增强乡村造血功能。实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已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金融扶持等政策,试点网格金融帮办服务机制,解决农民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困扰,带动9000户农民创业致富。统筹用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社会救助等兜底政策,创新实施涟康保补充医疗保险、防返贫保险、乡村公益医疗互助等项目,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实施党建引领提升工程,开创头雁振翅领飞新局面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涟水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

开展擂台比武在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开展争做群众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大讨论系列活动,举办村书记兴村实绩擂台赛,推动村村竞赛、比学赶超。建立岗位等级报酬+考核报酬+增收奖励村干部综合报酬体系,完善集体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人员报酬增长挂钩机制,充分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培养领富能手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引导村集体领办股份合作社、对接社会化服务,建立群众和集体经济利益共同体,让农户入股分股金、土地流转获租金、家门口就业挣薪金。用好党员积分储蓄所,组织党员创办股份合作社,带动14.2万农民增收致富。

吸引南雁归巢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吸纳在外乡贤、合作社法人代表、规模农业经营户、特殊技能人员等人才党员191名,47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21名到村任职,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41家。

作者系中共涟水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赵文韬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