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3-04-21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本刊记者 霍宏光    

在风景秀丽的扬州邗江,有这样一处变废为宝的所在:建筑废料垃圾经过初步破碎、磁选、筛分、除杂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后,变身为可用的混凝土;机油等废矿物油经过净化再生处理,可以生产出用于润滑的前置油;厨余垃圾厌氧处理后产生的沼气,被用来供热和发电……这里就是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它既是苏中地区唯一的静脉环保产业园,又是该区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特色最鲜明的环保教育专业平台。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抓手,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自成立以来,在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展现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新作为。

 

位于园区内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供图

筑牢优势,培强绿色发展服务能力

园区在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服务能力、创建成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上下功夫,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打造平台实力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亿元,不断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推进企业层面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形成小循环,产业链层面能量和物料循环利用形成中循环,园区层面基础设施、公用工程、信息流及公共服务共享与循环使用形成大循环,从而实现减碳产业生态圈内部的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在提升生产空间效能上,重点围绕热、气、烟、渣等要素,引导企业综合运用技术改造升级、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促进综合利用,园区23家企业完成技改,并全部实现节能承诺。

做优营商环境出台《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等激励性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设立一站式项目审批中心,全面推行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提供技术问询、人力培训、投融资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致力以营商服务的温度让企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打造园区环保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再生资源数据库建设,重点建立完善各行业再生资源技术数据库、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数据库、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数据库、科技人才数据库,为入驻企业搭建再生资源技术、信息等专业化技术共享平台,强化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信息共享,提高再生资源信息共享能力。

聚焦特色,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园区现有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年产值约30亿元,每年主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量超300万吨、资源化利用产品产量近200万吨。近年来,园区通过绿色转能、科技赋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绿色转能提升协同力补链成群构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在创成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基础上,按照一个中心”“三大基地”“五大片区”“八大产业链十四五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构想,统筹推进园区环保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特色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引进头部企业、发展链条工业、做强核心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型绿色工业体系,重点打造了生活垃圾物质能量再生与梯级利用”“建筑垃圾闭路循环化再生利用”“高分子材料再生利用等六条横向关联、纵向到底的循环经济小产业链,加快形成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装备、环保服务业三大低碳产业链体系。近两年通过延链补链,重点引进贵金属回收处置、碳纤维资源化利用、环保高性能薄膜等项目,以宏鹏盛日、蟠晟环保、志福环保等产业链节点企业的共建协同,推动产业链全程清洁化生产,从而标志性开启园区环保产业向零碳产业提档换速的新征程。

科技赋能提升创新力借智登高打造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坚持园区建设、科技先行理念,以创成省级创新创优示范基地为契机,立足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等品牌优势,打造创客“1+1”众创空间、创业园、产业园三位一体双创孵化加速平台,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检测认证、展示体验、标准制定以及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环保产业科创全链条,培育了泰达环保、迈奥环保、博一环保等11家环保零碳低碳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拥有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9个,先后引进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副总、优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50名、高校研究团队8个,牵头或参与制定环保产业国标、行标28项。园区与设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扬州市重科检测校准有限公司等高校与研发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环保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升。

厚基强能,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园区坚持静脉产业、环保装备制造业与环境服务业融合发展,逐步构建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理利用、废旧汽车拆解综合利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利用、电子废弃物处理利用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了静脉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强化企业引育近年来,环保产业园先后吸引了天津泰达垃圾发电、北京首创环保能源、苏州宏鹏盛日等企业入驻,同时,培育了博一环保、赛迪乐科技等一批节能环保装备小巨人,园区内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为创业发展提供孵化服务。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抢抓无废城市建设机遇,围绕绿色桥头堡、低碳主力军定位,全力推动环保产业从静脉为主向高附加值资源再生、高端节能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环保服务方向转型。健全揭榜挂帅”“以赛代评等机制,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围绕签约落户1—2个市级重大项目、1—2个区级重点项目的目标,深入北上广、江浙皖等区域,重点招引科技创新强、工业附加值高的环保项目。转变发展思路,坚持效益化发展,以博一环保等项目为先导,大力发展环保装备产业,推动能源要素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集聚。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紧盯宏鹏盛日、博油环境、蟠晟环保等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厨余垃圾资源化、沃弗特执行器、志福碳纤维等在手项目尽早开工,万福二期、铝结构件、废钢加工中心等在谈项目办理入驻征地等前期手续。推动安信能源、华新环保新材料、神东特种车、鑫林环保等项目签约落地。积极发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增强碳汇功能。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