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政策精准性

发布时间:2023-08-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方宏伟 王畅琳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一直以来,江苏集合优势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出一系列政策部署,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涌现出一批原创成果,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攻关道路上,江苏既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也要在支持的精准性上不断完善。

明确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标准,提升政策指向的精准性

关键核心技术含义不清必然导致政策对象不明,政策具体支持的精准性也无从谈起。为此,需要准确认识关键核心技术的特点和类型,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推进举措。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目的是占据技术领先代差,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一项技术若仅能提升经营绩效,却不能提升战略优势,称不上是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应是下列之一的技术:一是基于新功能、新体验抢占市场的产品技术;二是能显著降低成本或提高终端产品品质的工艺技术;三是能攻克卡脖子难题、取得竞争优势的技术。

不同于基础研究探求规律、增进认知、积累知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侧重于实用。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须结合已有技术,考察攻关可行性和支撑配套技术的成熟性。

关键核心技术是突破传统技术路线的创新,其产业化需要改造设备设施,甚至重构产业链。为此,要考虑产业链整合能力、配套技术创新能力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集中资源支持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和实施条件较好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发现机制,提升资助项目的精准性

除了卡脖子技术痛点明确外,其他关键核心技术是需要发现的。江苏应提升项目发现机制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资助的精准性。

健全开放务实的攻关项目征集机制市场利基和企业竞争需求是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发现的最终来源,依赖学术专家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经营者的项目发现功能。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选题征集的社会动员力度,发动行业协会、企业、个人提出攻关建议,赋予链长制的建议责任,打造江苏特色的关键核心技术预见机制。设立关键核心技术选题贡献奖,激发全社会贡献创意的积极性。

建立多角度课题资助审查论证机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助精准性建立在项目价值性、攻关方案可行性、与现有技术体系匹配性和适用性的准确预判基础上。要改变由相同研究领域多名学术专家一次性综合评审的做法,建立多角度审查机制,即项目价值性由产业经营者评审,攻关方案可行性和承担者胜任力由学术专家评审,与现有技术体系匹配性由一线工程技术专家评审,适用性由熟悉产业整体情况的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专家评审。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类别体系要在各科研专项中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课题序列,严格立项标准,区分等级,注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熟化等类型,方便精准支持。

扩展财政资金资助方式目前,省、市财政资助都采用无偿定额(适用高校、公立科研机构)或按投资额(适用企业)设立上限的比例资助,资助方式单一。可突出企业技术攻关的主体地位,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经政府认定为关键核心技术的,共同出资,联合招标,赋予出资方企业合同履行的监督权和知识产权共有权,增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增设后资助方式,对没有纳入课题指南、无人投标、资助审查没有通过,但企业认为有重大价值的,可自行或委托其他单位攻关,攻关成果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取得重大效益或经鉴定认为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政府可以给予后资助,激发企业投入积极性。建立未通过验收的研究经费分担机制,企业承担项目没有通过结项验收的,研究的合理支出按总预算配套比例由政府资金、自筹资金分担,政府已拨付资金超出分担额的予以收回,使自筹资金共担风险,避免套现,强化攻关责任意识。

聚焦创新链堵点,提升攻关条件政策支持的精准性

实现产业化并立足市场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成的标志。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实施,需要政策化解攻关各阶段的堵点,疏通创新链,加快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研发端强化人才匹配性激励性的支持政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端依赖人才能力和攻关专注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高端人才团队是基本依托,可全面推广项目+课题组织形式,根据项目级别,规定可设子课题数目,子课题负责人视为同级一般课题主持人。

应用端强化试验设施和资金支持政策应用端高度依赖试验设备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一是强化试验设备设施建设。在科学仪器共享的基础上,选择仪器设备较为完备的科研机构或企业实验室,将其拓展建设为共享的中试平台,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涵盖江苏主导产业的中试熟化基地体系。二是优化资金投入。江苏已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配套制度,要求攻关企业、市县财政、高新区管委会按比例配套省专项资金。为提升企业、市县、高新区投入的积极性和投入的可持续性,可将政府投入由无偿资助改为知识产权股权化投入。同时积极利用地方产业投资基金,扩大资金来源。

产业化端强化成长培育和产业链配套政策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是攻关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引入新原料、新部件、新设备,把技术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产业。基于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预期价值,应建立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跟踪制度,为精准支持提供信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可在现有政策上限或以上予以支持,适当延长支持期限。强化产业链配套服务,提升产业园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立产业化配套招商考核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审计大学)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