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梁文凤    

园区作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淮安工业园区作为集工业和化工于一体的承载园区,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争创国家级园区,使产业不断从集中到集聚、从集聚到协同、从协同到创新,日益成为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淮安工业园区是淮安市委、市政府直属的省级开发园区,是全省唯一依托地方化学矿产资源建设的特色产业园区,也是全市唯一保留的化工产业发展平台。近年来,淮安工业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一步步勾勒出一流现代化园区的现实模样。2022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盐化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25亿元,占比82.4%,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占比12.5%。截至20233月,园区有各类企业171户(工业企业154户),其中规上企业115户。

高质量项目集聚发展以苏北灌溉总渠为中轴,园区形成南北两个发展片区,其中,北片区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提升、功能化集成为方向,逐步集聚智能制造、现代家居、食品健康等产业,吸引了比亚迪、中国优材、南洋胡氏、纳沛斯半导体、科铭货叉、淮味千年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南片区以产业链条化、项目高端化、管理封闭化为方向,依托地下丰富的岩盐资源,围绕盐化新材料产业链拓展延伸,聚氨酯、氟硅新材料两条产业链初具规模,实联化工、富强新材料、联力环保、艾科维等一批高端企业落户投产。同时,以批发、零售、餐饮、汽车贸易为主的服务业稳步发展,集聚规上贸易企业14家、服务业企业2家。数据显示,淮安工业园区近两年累计招引50亿元项目4个、10亿元项目14个;新开工亿元项目38个,其中10亿元项目8个;新竣工亿元项目25个。

高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园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累计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个(麒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个、省级两站三中心18个、省示范智能车间8个,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深化产学研合作,2022年上半年,瑞洋安泰和武汉大学、明德立达和中国农业大学、麒祥和青岛科技大学、巴德和常州大学等开展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项目就达100余个,技术合同签订额超4000余万元。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2022年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占比均居全市第一。建成国家级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盐化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等一批检测与研发平台,先后获批国家火炬淮安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生态园区、省级十三五先进制造业基地、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级城市矿产基地等称号。

高安全优势绿色发展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第一时间谋划实施“5+1”强基工程,园区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高标准建设污水一企一管工程,实现企业废水全环节管架明管化输送,同时建设雨水监排系统,实现企业雨水排放自动控制,超标自动切断排放。持续完善水环境三级防控体系,加快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高承载能力协同发展对标一流园区建设标准,持续优化功能配套。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覆盖范围内,道路联网贯通,水电气及污水管网铺设到位,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建成物流仓储通用码头,设计年吞吐量800万吨。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汽车博览园等特色载体,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累计14家企业拎包入驻。弘扬一家人服务理念,打造效率效能服务品牌,推出四联机制”“定制式套餐等服务模式,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备案24小时办结,全面缩减落地项目建设周期。以绣花功夫细化网格治理,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公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当前,淮安工业园区发展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链条较短、企业关联度低等挑战。作为推动淮安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园区在未来发展中必须对现有产业进行瘦身增高,按照定方向强链条、调结构腾空间、抓本源促安全思路,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将园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全国知名新材料和新药物产业制造中心,为打造千亿级产业、争创国家级园区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园区产业体系着力优化整合两碱化工,充分利用淮安丰富的地下岩盐资源优势,加快整合淮安及其周边两碱产能,以富强新材料为基础,做大做强氯碱产业,以实联化工为基础,做大做强纯碱产业。优化园区化工产业结构,坚持差异化发展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以有机硅单体为基础,向下游发展硅橡胶、硅树脂等新型有机硅材料等。结合淮安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向上游发展电子化学品,引导现有实联化工电子化学品、金宏气体等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吸引电子特气、高纯试剂、光刻胶等项目集聚。结合淮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向上游发展锂电池专用化学品,积极推进深圳新宙邦等在建项目,发展锂电池电解液及添加剂、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项目。

提升园区营商环境软实力是打造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围绕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做好全链精准赋权、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过程监管和建立评估机制等工作,力求放管服集成创新取得突破。注重加强与市直部门的对接,落实授权主体,及时编制行政权力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围绕扁平化、并联制和限时制,聚焦项目审批、基础配套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到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建立具有产业园区特点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聚力园区精准招商产业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要围绕盐化新材料主导产业链,突出延链、补链、强链要求,严把项目入园关,全力招引国家、省、市产业政策鼓励类及符合园区产业导向的项目,积极探索盐化+石化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逐步填补、完善园区石化产业链,提高园区原材料自给自足能力,打破主要化工原材料依赖外部供应的被动局面。严把产出效益关,所有新招引化工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厂房、设备、土地及辅助设施投入)确保不低于一定数值,项目投产达效后,年亩均纳税也不低于一定额度。

加强园区科技创新坚持高端化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切实围绕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标准和《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关键指标的提升,不断增强石化产业和精细化工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石化产业和精细化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突出以智慧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进行企业侧、平台侧、监管侧改造升级,推动生产、安全、环保、能耗等数据自动化采集、全过程预警。力争十四五期间,园区新建项目全部实现智能化应用,存量企业全面完成智能化改造,并聚力创成一批全透明数字车间。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