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11-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韩家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这为江苏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三农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农业现代化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赋动能。

稳定耕地面积,提高稳产保供能力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衡量农业强不强,首先要看稳产保供的能力强不强。江苏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700亿斤以上,基本实现口粮自给、略有盈余,但确保稳产保供仍存在隐忧。一方面,耕地紧张状况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改观。江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667平方米,同时我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较大,耕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保持耕地面积稳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高标准农田比例有待提高。根据《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全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仍然繁重。

实现稳产保供,亟需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其一,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始终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占用审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其二,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提升建设成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和保护利用,发挥高标准农田在稳产保供中的重要作用。

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衡量农业强不强,关键看农业的创新力与竞争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就是要把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我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形成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创建了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农业产业强镇71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46家,乡村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但与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要求相比,我省农业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品牌不多。

因此,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时,要把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作为重要突破点,着力完善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注重依托农村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产品精深加工业,统筹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就业增收相统一,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村美不美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要加快补齐乡村建设这一短板,不断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打造一批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8月,我省修订2019年版镇村布局规划指南,形成《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指南(2023年版)》,指导各地紧密结合乡村发展环境变化,有序开展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高镇村布局规划编制水平是关键。要建立合理的动态更新机制,持续优化乡村布局。做好新编镇村布局规划的落实落地工作,充分吸收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发展,逐步优化村庄分类布局,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提升。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推动乡村建设更高质量、农民建房更加合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加集约高效。允许各地以年度为单位开展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并明确相关调整原则,确保规划实施更符合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的要求。

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聚焦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村土地等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关键在于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一方面,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重视农业生产装备升级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引领作用,示范推广智能绿色农机新装备,支持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涉农创研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不断促进先进生产技术与先进生产设备相结合。加快出台满足产业化需求的技术创新转化政策,推动整地、育苗、种养、加工、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集成技术的研发,重点聚焦农机、农艺和数字技术融合,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力争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取得成效。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发展特色农业等为抓手,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鼓励农村积极地试、大胆地闯,用好试点试验手段,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