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发布时间:2023-11-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叶荣生    

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2022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在城市能级、人才技术、场景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人工智能企业和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产业载体、创新载体。新形势下,南京将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为依托,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路径,以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政策探索策源高地、技术创新引领高地、场景应用示范高地和产业开放合作高地,探索形成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模式,构筑南京产业强市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

政策协同,推动产业集群特色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处于加速发展期,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南京积极抢抓机遇,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产业布局发展,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2022年,全市实现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业务收入超200亿元。

加强顶层设计南京先后制定印发《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具体政策,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作为一部门一课题改革工作,全力促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今年又把人工智能产业纳入《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重点布局,同时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一个龙头企业及重点企业培育清单”“一个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引资对象清单”“一个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个专项支持政策包”“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一个产业人才库七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工作调度和企业走访服务,及时协调重大项目招引和重大事项推动。

推动集群特色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壮大行动,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形成一带引领、两极支撑的发展格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一带是以栖霞区中国(南京)智谷、麒麟科创园、中国(南京)软件谷为载体,重点围绕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集聚区和产业发展核心区;两极是以江北新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为载体,重点围绕智能算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示范区。此外,积极培育重点企业,已集聚华为、小视科技、亿嘉和、极智嘉等近5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相关产品和服务已涵盖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等产业链各环节。同时发布了出门问问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清博智能可溯源大语言模型先问、硅基智能炎帝大模型等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

融合创新,提升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在南京,人工智能已成为赋能美好生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南京紧扣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创新支撑平台建设,聚焦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攻关,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和创新产品推广,不断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支撑平台,强化优势学科和人才、产业的深度融合。实施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协同机制,实现协同创新双向奔赴。聚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联合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成立南京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建南邮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多方安全计算、机器学习算法及应用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共性技术研究,依托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投资5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聚焦问天类脑超级计算机、智能决策大模型等方向,推动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创新成果应用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和创新产品推广工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技术产品提供了市场机遇。先后出台《南京市关于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方案》《南京市2022年推进应用场景建设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南京市创新产品评价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建设南京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平台。组织开展宁创系列活动,以应用场景观摩+创新产品推介的形式,加速推进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对外发布应用场景超3000个,开放合作需求超8000个。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创新产品供需对接、路演推介、竞赛等活动,帮助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快人工智能创新产品产业化,目前有35个项目和63个产品入选江苏省人工智能优秀应用解决方案和融合创新产品。

要素保障,构建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产业生态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南京围绕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不断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制度建设,健全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算力作为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依托南京麒麟智算中心和南京江北智算中心,打造集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综合平台。南京麒麟智算中心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并为中科院计算所、南京大学、寒武纪行歌、中汽创智等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机构、创新企业提供算力服务。南京江北智算中心成功上线多款主流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与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达成智能决策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合作,与南京大学共同孵化金陵·女娲科研大模型等。此外,编制出台《南京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有序共享工作意见》,研究制定《南京市政务数据安全规定(试行)》《自然人主数据规范》等标准规范,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数据制度保障。

推动服务能力提升持续优化生态组织建设,指导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服务促进机构,合力共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依托工信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国信通院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搭建人工智能芯片仿真和测试、自动驾驶仿真评测、安全保障等人工智能试验评测环境和平台。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发展趋势,探索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为标准,2022年南京企事业单位已参与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4项。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打破人才评价刚性要求,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纳入紫金山英才计划范围,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试点开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助力企业人工智能人才发展。

(作者系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