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宗元的“吏为民役”说起

发布时间:2024-02-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王秋爽    

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同时也是政治家,针对当时民为吏役的社会现实,他大胆提出了吏为民役的为官主张,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权力由人民赋予,官吏要为民做事,而不是让民众成为自己的仆役。在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能提出这样的见解,实属难能可贵。

吏为民役”,重视以民为本

吏为民役是柳宗元早期为官时提出的观点,他在《送宁国范明府诗序》中提到:夫为吏者,人役也。这是吏为民役思想的最初表述,其中所记范传真,是唐代有名的良吏,在其任职吏部时,与不良风气积极抗争,后升任宁国县令,柳宗元在文章中认为,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的雇佣和役使,官吏对待百姓,必须恩惠仁慈,广施善德。他还认为,民众是官吏的依靠,官吏应该对民众负责,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同时民众有权对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吏进行黜罚。

后来柳宗元南贬永州,这一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述,他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薛存义是柳宗元的河东同乡,他对薛存义说了一片肺腑之言,意思是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呢?他们应该是老百姓的奴仆,而不是来奴役老百姓的。老百姓种地,每年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收成缴租税,用来作为官吏的俸禄,就是要官吏来为他们办事。现在一些官吏拿了老百姓的钱,却不为他们办事,还要贪赃枉法,敲诈勒索老百姓。这好比是主人家里雇的仆人,得了佣钱,却不为主人干活,还要偷盗主人的财物,这能不让人发怒吗?

面对当时令人愤慨的社会现实,薛存义这样正面典型的出现,使柳宗元喜出望外。柳宗元赞扬薛存义是官吏的榜样楷模,代理县令的两年中,他尽心政事,夙兴夜寐,社会上诉讼公正、赋税公平,跑出去的人又返回家乡,这种现实状况都是能从人们的脸上看得出来的,这是他恪尽职守的表现。如今薛存义在零陵县令任上已经两年了,因为工作变动,要离开零陵县,柳宗元来到江边为他饯行,感慨薛存义为官一方,没有白拿老百姓的钱,确实是造福于民,受之无愧。从薛存义这个典型的身上,体现了民役之吏的勤政和廉洁,柳宗元用这一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生动具体地诠释了他的吏为民役思想。

利安元元”,践行利民安民

柳宗元的一生,始终以社会民生为己任。他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道: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

爱民如种树柳宗元主张为官从政,要让百姓自由发展,顺其自然,不过多妨碍干涉,提倡宽政简政。他在著名的《种树郭橐驼传》中,写了一位名叫郭橐驼的种树人,他移植而来的树木,粗壮茂盛,人们向他请教种树之道,他回答道: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说,他并没有使树木长寿繁衍的特殊本领,只不过不妨碍树木生长,顺其天性。相反,有一些种树人,由于担心过多,清晨去看,傍晚去摸,扒开树皮去看有无干枯,摇晃树根观察土壤松紧,虽说是关心树木的种植,实则是对树木的伤害。柳宗元借种树喻民生,批判了为官者频繁颁布政令,官吏日日催促交差,百姓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反而不利于发展生产,应充分遵从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规律,休养生息,才能安居乐业。因此,面对地主豪强横征暴敛,柳宗元竭力肯定宽徭、啬货、均赋的政治主张,

利民与民自利利民指的是执政者通过一系列民生政策,达到利民安民的目的,而民自利,指的是人民能够自己创造利益,依据自我意愿生产生活。在民生实践中,两者相辅相成。柳宗元在《晋问》中,借友人之言,表达了自己的民利思想:百姓安守纲常而且欲望得到满足,皈依教化而且自己也得到安适,各种货物畅通无阻但不知道它来自何处,老幼亲戚相亲相爱却没有什么人来给他们施加赞赏,没有战争、刑罚的痛苦,没有赋税、劳役的负担。实际上,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就是物为人用、文教昌明,也是柳宗元民生从政的最高目标。因此,重视经济生产是柳宗元为官的首要举措。被贬柳州期间,他引导民众从事生产活动,亲自种两百株橘树,组织民众垦荒,带领民众在柳江边种柳树,美化河道,防护河堤。为了避免路途遥远与危险,他利用地方财政,雇佣当地百姓,在城边开凿水井,方便了农田浇灌与生活用水。此外,柳宗元还引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教导民众发展畜牧养殖。

启民智化民风柳州是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蛮荒之地,民风民俗尚未开化,柳宗元任前,这里奴婢买卖、祭祀占卜等陋习盛行,许多朝廷法令都无法在此实施。柳宗元上任之后,依据朝廷法令,下令禁止蓄奴、残奴,对于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制定了一系列赎身方法,奴婢和人口的大量解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生产活动,满足了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物质生产的丰富,也带来了精神文明的昌盛。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柳宗元在工作之余,热心为当地青年之士指点文章书法,甚至有人不远万里从京城前来拜师。在柳州,柳宗元重视教育,兴办学校,清乾隆时期的《马平县志》载:自唐柳侯来守是邦,建学明伦,而都人始翕然响化。此后,柳州文教日益昌盛,学者人才相继而生。

行为人高,廉洁修身正己

柳宗元在为官主张和实践中,秉持坚守行为人高,言为人信的修身之道。正直无私、廉洁自守的品格,是造福百姓的道德力量,也是传承后世的政治文化遗产。

正直无私一心为民柳宗元在京为礼部员外郎时,想要投靠他的人络绎不绝,曾有人试图以财谋私,但他从不用权力作交易。在《瓶赋》《牛赋》两篇散文中,其品行可见一二。柳宗元在《瓶赋》中以清白可鉴,终不媚私自喻,意思是此身清白可昭日月,绝不同流合污,在《牛赋》中以人不惭愧,利满天下自勉,说的是人们不为老牛的勤劳能干而自感惭愧,牛却把利益带给天下人,显示出他清正无私、让利为民的高尚品格。柳宗元在《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一文中说过:补阙权君,著名逾纪,行为人高,言为人信,力学文,朋侪称雄。意在指出,作为官吏,要处处以身作则,无论何时何地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友,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廉洁自守清贫为官柳宗元通过大量的文学创作,揭露黑暗的社会现状,讽刺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蝜蝂传》中,讽刺贪官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贪得无厌,暗示他们和终日贪高向上爬、最终坠地而亡的蝜蝂虫一样,压榨百姓,不择手段,终会自取灭亡。柳宗元一生为官清贫,被贬永州时,无钱购置房产,寄居寺庙。在柳州时,俸禄微薄,但他都会拿出钱来赎回奴婢、开凿水井。元和十四年,柳宗元积忧成疾,卒于柳州住所,年仅四十七岁,死后家无余资,好友出资为其殓葬,遗孤皆托于友人,可谓是生时一心为民,死后两袖清风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

责任编辑:张李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