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

发布时间:2024-02-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黄 南 王 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江苏是经济大省、互联网大省,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对于江苏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随着全国各省市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的全面推进,已形成了不少具有示范效应的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注重以系统思维进行场景设计在经历了前期大量的小范围探索以后,目前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已积累了丰富成果,涵盖了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园区建设、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等领域,正从过去的点状分散式向系统化整合阶段转变。比如,浙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运用一体化系统思维,谋划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任务,以此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了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数字生态系统,在数据共享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聚焦痛难堵点提高应用场景的精准性当前,各地区在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上更加强调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力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匹配应用场景供需,这不仅提高了场景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比如,上海在应用场景的选择上,广泛听取市民和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找准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迫切、最为棘手的问题,形成主攻方向和场景清单,从而提高数字化应用场景对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

突出场景组织的竞争性和开放性广大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但在参与场景应标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为此,一些城市和地区在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上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以开放机制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参与场景建设。比如,北京市海淀区为实现场景组织上的公平性,在人工智能计算处理中心、生态环境智慧化综合治理、重点车辆综合治理等场景建设项目上,采取工程总承包管理+统招分签的组织模式,围绕不同环节技术需求设计应用场景,并形成场景建设的企业联合体,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

提高数据要素利用的综合效益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但由于场景建设存在碎片化现象,导致场景建设中数据利用有效性的降低,有数据数据有用的问题在场景建设中较为突出。为此,北京在2020年就开始推动建设大数据的目录区块链,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合约机制等特点,依托目录区块链将部门间的共享关系和流程上链锁定,建立数据共享的新规则、新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场景开展数据调度,构建起目录台账、数据挂接、逻辑汇聚的运行机制,促进了数据资源在场景建设期间的有效流动,提高了数据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2023年,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4%,数字经济动能持续释放。新时代新征程,江苏需要加快建设实用管用好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制定场景应用清单一是加快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结合“1650”产业发展体系,每年选择或聚焦若干优势产业链,逐一梳理各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制定各产业链场景应用清单,加快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促进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快研究智慧田园、数字农场以及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场景建设方向,挖掘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好经济效益、较强推广价值的农业数字化示范场景。三是创新服务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为核心,打造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场景。发挥江苏医疗、教育等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场景建设。利用好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优势,加快C端(消费者端)、B端(商户端)、G端(政府端)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动苏州数字金融创新标杆城市的建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线下场景的线上化建设,打造一批江苏生活性服务业的线上品牌

促进应用场景的多跨整合与协同一方面,强化系统思维,探索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跨协同建设机制。鼓励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加强协作,推动场景建设由分散式向系统化转变。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将原先零散的应用场景进行系统化整合,突破场景碎片化导致的数据壁垒。深度推动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常州等地的城市大脑建设,整合各城市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促进各场景之间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立足一体化发展原则,探索跨区域应用场景整合机制。丰富拓展应用场景的区域协同,促进省内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以及与长三角其他省市之间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合作。鼓励省内城市和地区优先在医疗、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一体化场景设计与建设,统一数据要素标准和制度,促进数据资源在区域内流动。选择一些重点产业和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对区域协作具有较高需求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场景设计,促进跨区域应用场景建设。

加强应用场景的组织与示范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场景建设的市场化机制。降低对企业规模等方面的约束性门槛,鼓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其中,破解场景建设中的垄断性问题。鼓励场景承担者将项目进行技术拆分,形成应用场景建设的企业联合体,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推动场景开发。另一方面,提高场景建设的应用示范性。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试点项目,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助力这些场景在省内各地的推广和落地,并加大在其他省市的推广和应用。积极搭建示范场景落地推广平台,鼓励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应用或吸纳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示范场景。搭建集合各城市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场景超市,在全国范围内对其进行发布。加大对应用场景落地推广的第三方市场机构的培育和引进。

提高场景建设治理的规范性一是提高对场景建设合规性的重视程度。加强场景建设的治理研究,尤其是涉及政府业务、个人隐私等相关场景,在建设过程中对其所适用的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确保法规制度的一致性和适用性。对于具有较强推广示范价值的应用场景,在推广之前应对其进行合规分析。二是完善数据生产、使用和交易的相关规则制度。落实好国家及江苏关于数据确权、交易、定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利用场景建设进行数据垄断或泄露数据隐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加大对产业领域应用场景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组织专家从产业层面进行标准的研究和统筹谋划,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兼容性和适用性。四是加大对数据跨境流动标准和规则的研究。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试点,加强与共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设计数据跨境流动的相关标准与规则,并选择自贸区等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和试点,探索数据资源跨境流动的治理机制。

(作者单位: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