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工业社区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3-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姚 贺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一个关乎生产,一个关乎生活,实现二者共生共长,是推进产城融合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常州经济开发区潞城街道着眼于“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定位,以兴东社区为试点,将居民社区治理理念嵌入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工业社区”治理新路径,着力破解涉企服务职能与资源配置不集中、企业需求画像精准性不强、生产经营关联度不足等难题,通过建设“一站式”工业社区,从“根”上重构社区工作的底层框架,让企业和职工成为社区的居民,赋能园区发展,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工业社区治理现代化。
  完善制度,构建科学化治理机制。企业数量大,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生活性公共服务配套短缺是工业社区在治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潞城街道面对新建工业社区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完善制度,织密工业社区组织体系。统筹资源提升治理效能。积极发挥党组织政治、组织、服务功能,设立兴东社区党委、党群服务中心,配置专职社工12人,以一体化服务链打造工业社区党建联盟,细化分工,统筹整合企业、职工、党员、社会资源,变“多头管理”为“统一指挥”,推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健全组织提升凝聚力。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筹推进非公领域党的建设。街道采取大企业单建、小微企业联建、网格兜底建的方式建设好企业党组织,实现工业社区企业党组织全覆盖。目前,兴东社区50人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率以及100人以上企业党支部覆盖率均达到100%。“微网格”治理着眼实处。依托“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将网格化治理的前沿指挥站建设到企业家门口,在兴东社区打造3个专属网格支部,延伸建立12个“微网格”,将所辖企业的党组织负责人、工会主席、人力资源负责人纳入“微网格”中,畅通沟通渠道,将基层资源配置、网格员日常管理、工作运转、信息采集等治理措施落到实处。联合共建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区域融合化党建”,以党建共建嫁接发展资源,推动政府、企业、金融“集成化”联合共建,常州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等12家行政事业单位与园区内星源材质、同和纺织等12家企业实行支部结对共建,共享资源。机关事业单位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党组织活动开展方面为企业提供思路,企业则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活动资源,达到1+1>2的效果。
  优化功能,探索精细化治理模式。近年来,鼎智科技、和柔电缆、星源材质等省市重点项目纷纷落地潞城街道,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集聚效应。街道始终坚持“企业有所呼、社区有所应”,整合各类涉企服务部门,从备案审批、要素供给、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全力构建“保姆式”惠企服务闭环。创新精准化的服务模式。街道企业服务中心牵头成立“驻厂员”服务小分队,开展“一企一策、专人专班”定制式服务,将“组团帮扶”与“驻点帮扶”相结合,定人定事定点定责,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分级分类办理,真正实现左手发展、右手服务。制定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编制《兴东社区管理和服务指南》,构建符合工业社区发展的清单化、项目化服务体系,内容涵盖公共设施服务、社区治理、政策咨询、孵化服务等35条服务举措,当企业有需求时,通过嵌入全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就可以获得精准帮扶。搭建阶梯式的成长平台。分类施策提供一梯式服务,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规模,梯次提供精准靶向服务。对初创期企业,优选孵化园区内的创业辅导师、创业咨询师组建创业导师团,精准指导企业发展;对成长期企业,积极对接法务、财会、劳务等中介机构,共同为企业服务,争取和落实各项优惠利好政策;对成熟期企业,引入证券公司对企业进行上市辅导,举办各类银企对接活动,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问题。建立互动化的交流平台。链接政府部门资源、社会服务资源与企业需求,建立综合数据应用平台和微信服务群,让工业社区内的成员单位,轮流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近员工,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例如社区邀请中车戚墅堰所专家为周边企业开展车工工艺培训,帮助辖区企业职工考到中级车工证书;成立“劳模宣讲团”,开设“新员工岗前培训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课堂”,在素质、能力、修养等方面为广大员工提供成长、成才、成功的平台,帮助企业错时借力培养急需人才。营造优质化的营商环境。组织所辖企业赴南京、江西等地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对接,开拓市场广度;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赴外招聘,缓解企业用工荒;在税务申报、推介培训、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辅导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在孵企业;开通企业“直通车论坛”,邀请辖区内的神力电机、和柔电缆、信承瑞等不同赛道的企业,开展交流沟通,促成对接合作。依托街道和社区的“牵线搭桥”,辖区企业渐渐将社区当成了“娘家人”,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措施落地,参与社区建设,助力环境秩序持续提升。
  赋能强企,共享现代化治理成果。坚持需求导向,优化服务品质,找准企业发展切入点,做好赋能强企的生产服务功能,让工业社区的治理“实”起来。精准定制企业需求清单。每年以菜单形式,通过走访广泛征求企业和员工意见,为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多样化的服务,做到“企业点单、社区配单”。同时,通过民情日志、评价效果、活动反馈、满意测评等形式检验服务成效。四年多来,兴东社区共纾解企业和员工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优化周边生活设施配套。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服务保障能力,建好学校、卫生院、交通公路等生活配套设施,形成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新格局。围绕企业员工的吃、住、购、娱等方面,完善餐饮、住宿、娱乐、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建成东方青年人才公寓和“潞立方”运动人才公寓,为企业人才提供住房952套。搭建生活学习多元载体。结合辖区内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实际,搭建梦想书屋、党员活动室等多功能载体,建成职工书屋30个;开展优秀工匠评选、创新创业大赛、“城事生活节”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开设青年人才夜校,聘请专业培训团队开设职业素养、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安心扎根“第二故乡”。满足精神文化层次需求。针对精神文化活动不够丰富问题,兴东社区链接文艺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作贴近企业和员工的文艺精品,推动公益巡演轮流进企业;针对员工子女留守问题,社区每年举办“小候鸟”暑期托管班,免费辅导职工子女400余人次;针对企业适龄青年职工婚恋,通过工会开展交友联谊,帮助企业青年职工成家立业。
  因产业而兴,又聚而为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工业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逐渐成熟,即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借鉴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的理念,发挥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推动职能部门、企业、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园区建设治理,建立健全工业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潞城街道将从基层治理赋能出发,进一步整合更多资源,深入探索工业社区参与园区管理的创新模式,强化精细管理、开展集成服务,推动社区、企业、员工同步发展,奏响产城融合进行曲。
  (作者系常州经济开发区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