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发布时间:2021-01-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徐国民 石玉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强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时代的要求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所独有的精神现象和意义系统。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价值和意义系统;从群体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精神现象和意义系统使不同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为整合社会行动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文化的两个最为基本的功能,也是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维度。

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在总体上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表现为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也体现为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

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它需要团结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去为之努力和奋斗。尤其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更加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凝聚共同的价值追求,不断增强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可见,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又要增强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做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文化的两个方面功能,二者辩证统一于文化建设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尽管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而且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脱离这两个方面。从文化社会性角度来看,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谓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就是在强调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华民族在精神上强起来,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只有满足了人的需要的文化,才能被人所接受、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发展必须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要。然而,就人的需要而言,它不仅仅是作为生物人的需要,也是作为社会人的需要,是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意义则更多地体现在其社会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因此,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绝不仅仅是孤立的、片面的个人私事,而恰恰是体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可以说,只有在人的社会化、增加人的凝聚力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满足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而言之,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满足人民文化的需求可以丰富和增强人民的精神世界,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正是因为人民文化需求得到了不断的满足和更新。人类历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实践路径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处理好几个方面关系。

第一,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与坚持文化的多样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所决定的,而坚持文化的多样发展则是由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以及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来取缔文化的多样发展,更不能用文化的多样发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过程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从文化事业建设的角度来看,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第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然而,文化继承的目的,也绝不是一成不变地承袭传统,而是要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目标和追求。总的来说,文化创新必须在立足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