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向海发展 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发布时间:2021-04-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刘振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任务新使命。进入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必须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进一步统筹优化区域布局,在推进省域一体化进程中,从历史站位的高度认识向海发展的意义,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提升江苏沿海发展带的发展能级,从根本上破除江强海弱的发展困境。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托江苏沿海发展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向海发展的大平台载体,培育绿色低碳引领的向海而生的蓝色经济带,使沿海地区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聚力向海发展,加快破除江强海弱困境

把握沿海发展新机遇,构建陆海统筹新格局,是江苏区域发展的新战略。202010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连云港、盐城调研时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陆海统筹江海融合推进沿海发展。江苏十四五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以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沿江沿海沿河沿湖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战略新抓手,强调要加快推进南北融通、江海联动和陆海统筹,沿海地区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海洋经济、生态经济和枢纽经济,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成为新的增长极。

只有把握区域发展的大势,抓住当前发展的新机遇,江苏向海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展望十四五,重塑向海发展新空间,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双循环撑起新时代新发展。江苏要在沿海交通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基础上,系统谋划未来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为打造蓝色新引擎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城镇布局、产业集聚等要素,构建出现代化省域发展的新形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海洋大省。

放大区位优势,构建向海发展的平台空间

围绕建设富强美高新江苏的目标、努力构建全面向海发展格局,江苏须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平台优势和后发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协同发展。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规划中,江苏沿海发展带是重要的战略布局。从南通到盐城直至连云港的沿海区域,是江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蓝色板块,资源潜力丰厚,承载的产业空间大,是江苏推进陆海统筹的重点。随着沿海高铁的通车,江苏沿海经济带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增长区。要以沿海高铁为轴,超前布局江苏沿海发展带的先进产业园区、飞地特区。

加强江苏沿海三市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并统筹规划,形成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沿海城镇带。南通以通州湾建设为核心打造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中心,以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为基础打造国际物流中心,以新区建设为核心打造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重点发展海工高端装备,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型示范城市。盐城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发展千亿元级的海洋渔业基地,发展海水淡化,以中韩(盐城)产业园等为平台深化对外开放,建设国家滨海湿地特色旅游基地。连云港打造链接全球的航空枢纽、建设面向世界的海港枢纽、建设连通一带一路的铁路货运枢纽,提升自贸试验片区能级,加密和完善近远洋航线网络,同时做强中欧班列品牌。

江苏海岸带处于我国海岸中心部位,是我国南北交往的通道与枢纽。积极构建空港、海港、陆港、信息港、长江一体化联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实现物流供应链在运输中畅通常联的无缝对接。发挥沿海综合交通优势,打造铁公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平台,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提升沿海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虹吸效应。着力推动沿海地区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化工向绿色发展转型、海洋经济向新兴领域迈进。主动承接沿江重大生产力转移,大力打造围绕汽车、钢铁、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的沿海特色制造业集群。

突出绿色低碳,打造高质量向海发展的经济带

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是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确定的任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是江苏打造高质量向海发展经济带的时代要求。

对照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达峰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培育江苏沿海生态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建设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太阳能、生物质能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建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提升风电发电能力,降低风电发电成本。探索建立与实施绿色海洋经济统计制度,逐步实施绿色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将绿色海洋经济作为地方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提升新技术转化应用率,增加风电等新能源在新增能源需求中的比重,构建绿色海洋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探索沿海生态产业化新模式,建设一批临港产业园区和现代化新港城,塑造具有滨海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建设一批宜居宜业临海特色小镇,打造沟通便捷、规模适度的沿海特色村落,拓展公众亲水岸线岸滩,完善滨海休闲运动和慢行系统,合理开发沿海老人康养基地,建成多功能老人康复健康医疗、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项目,形成集海洋自然景观、滨海城镇景致、沿海产业特色为一体的三景共生的滨海风貌城镇带。整合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发挥风电资源优势、产业带动优势,打造集风电科技园区、风电项目开发、生态旅游等特色项目的风电特色小镇,为风电应用走入寻常百姓家建造示范项目,构建集科学教育、休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能源生态试验区。

江苏沿海海洋碳汇建设潜力较大,要以海洋生态修复为基础,结合海洋科技与产业的现状,构建一体化海洋环境治理体系。增加海洋碳汇首先在于沿海生态保护修复,同时紧密结合海洋渔业的发展,通过恢复海洋生态实现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使其具有更强的固碳能力。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引导更多市场资源进入海洋碳汇建设领域,为海洋碳汇提供支持,促进节能低碳行业发展。制定技术可性行强、可量化、可评估化的碳汇评估指标,实施监控体系,利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概念、海洋、森林、湿地控源增汇计量指标体系、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监管体系、生态环境实时检测系统,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客观、准确的体系化数据服务,从而成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沿海经济带。

(作者系江苏沿海发展研究基地执行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