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艺精品创作的人民立场

发布时间:2021-07-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温潘亚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过去五年江苏文艺取得的成就。近年来,江苏文艺发展高原与高峰并举,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文艺工作者需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已取得的成就当作新的起跑线,全面把握新使命新目标,才能在新征程上再攀创作高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才能充满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文艺作品的优劣也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从党的百年历史来看,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反映时代精神的神圣使命,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根本方法,坚持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真实表达人民生活,真情领唱人民情感,真切诉求人民意愿,这已经成为文艺精品的创作规律。能不能发自内心地遵循规律,关键要看有没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热爱,有没有对艺术理想的执著追求,有没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近年来,江苏涌现出许多文艺名家、大量优秀作品,从文学界到戏曲界、曲艺界,从书法界到新金陵画派及其他艺术门类,精彩纷呈,争奇斗艳。《推拿》《黄雀记》《北上》连续斩获三届茅盾文学奖。昆剧《牡丹亭》、新编昆曲《西楼记》《浮生六记》、歌剧《拉贝日记》《运之河》《鉴真东渡》等,到世界各地巡演,把江苏故事带到了国际舞台,扩大了江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新近创作的昆曲《眷江城》、报告文学《聚是一团火》、歌曲《我相信》等一大批作品,生动表现了疫情中普通人的守望相助。文艺工作者们不断探索以自己的艺术语言生动展示江苏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风物之美,特别是新时代江苏人民的奋斗之美、发展之美。他们不仅是中华文化悠久深厚传统的继承者,也是开风气之先的先行者,不仅在江苏文艺的天空中,也在中国文艺的天空中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时代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召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到地头田间,到生产一线去发现、去提炼、去表达。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伟大征程上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伟大时代中每天都在演绎着生动鲜活的故事。比如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疫故事,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故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故事,走出去融入国际循环的开放故事,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等等,都需要通过文艺创作者独特的思想洞察力、认知穿透力和艺术感悟力来加以呈现,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建党100周年之际,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牵头、省报告文学学会组织报告文学作家深入采访创作,全景式展示8000万江苏人民追梦、筑梦、圆梦恢弘壮阔历程的大型报告文学《向时代报告——中国全面小康江苏样本》和《向人民报告——江苏优秀共产党员时代风采》,在南京举行隆重的新书首发式,向建党百年献上一份厚礼。

如何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关键是立足生活、反映时代、服务人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能够影响社会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文艺工作者应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勇气和担当,坚持人民立场,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关在三寸书斋中挖空心思闭门造车,躺在舒适区一味炫耀写作技巧,都不会拥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只有走出书斋,走出舒适区,放下熟练的写作套路和技巧,静下心来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俯下身子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感知群众的所盼所愿,才能发现生动鲜活的素材,获得源源不断的思想,才能以真诚和激情创作出真实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文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文艺界存在的浮躁之风,提出了切中时弊的批评。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缺乏理想与信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江苏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引领时代发展,努力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使之成为指引精神前途的灯火,鼓舞江苏儿女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要动员全省文艺工作者,关注并参与江苏文艺现场,形成合力,大造声势,为江苏文艺事业欢呼鼓舞。引导广大文艺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到自己的笔端,创作出更多更好接地气、聚民气的优秀作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等重大论断,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每一位文艺创作与评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江苏,面向基层,深入生活,勤奋工作,满蕴情感,激发灵思,大胆探索,把为人民服务当成我们的天职,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真正做到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思着人民的忧思,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让文艺更好地扛起反映时代的使命,以更多精品力作书写时代、立言中国。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