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林业力量

发布时间:2021-07-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沈建辉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等固碳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林业部门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做什么怎么做,已成为林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森林、草原和湿地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林业部门肩负着保护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历次联合国气候公约谈判都把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许多国家都将发展林业作为增汇减排的重要途径。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大力加强林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林业部门抓住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要求,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为目标,以增加林业碳汇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扎实推进造林绿化,着力加强森林经营,强化森林资源与湿地保护,扩面积、提质量、多固碳,不断增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强化湿地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美丽江苏建设决策部署,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以生态良好为导向,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林业资源培育保护为基础,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深挖造林绿化潜力,强化林业资源监管,提升林业资源效益,扎实推进绿美江苏建设,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筑牢生态基础。力争到2025年,全省完成造林绿化100万亩,建设绿美村庄1600个,抚育森林200万亩,森林资源质量显著提升,树(品)种结构得以优化,林木覆盖率保持稳定,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0%以上,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得到全面保护,林业资源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8%以下。

全面增加林业碳汇。一是科学挖掘造林绿化潜力。按照稳总量、提质量、出精品、创特色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修复、绿美景观塑造并举,着力打造有景必有林,有林必成景的精致平原绿化特色。进一步挖掘盐碱滩地、荒山石山及拾边隙地等造林绿化潜力,持续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积极打造铁路公路沿线生态景观廊道,强化农田林网、绿美村庄和森林城市建设,落实单位和部门绿化责任制,全力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增加森林碳汇。二是全面提升森林质量。目前,我省亩均森林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森林抚育经营,有序改造低效林、修复退化林,推进国土绿化与三化结合,坚持科学造林、精细管理,促进森林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固碳能力全面增强。三是增强湿地碳汇功能。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破坏湿地、乱征占用湿地等行为,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减少湿地碳排放;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提升湿地生态质量,增强湿地固碳功能;实施退圩(养)还湿等工程,修复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碳汇能力;开展湿地碳汇研究,积极开展湿地碳汇项目试点,科学规范湿地固碳能力的计量与监测,开展湿地的固碳速率、湿地碳汇评估方法、湿地碳汇潜力评估等研究,使湿地成为我省实现碳汇的主阵地之一。四是提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木竹加工产业节能、降耗、减排和木竹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和拓展木竹使用性能,提高木竹综合利用率,健全木竹林产品回收利用机制,增强木竹产品的储碳能力。

有效减少碳汇损失。一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坚决遏制林地流失势头,科学确定采伐限额,改进林木采伐方式,严厉打击滥采乱伐,减少林地流失、林木减少、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二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提升森林火灾监测、火源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遏制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率均达到责任状指标要求,有效减少森林火灾导致的碳排放。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综合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检疫执法和灾害除治,推进有害生物防控监测智能化、信息化,强化检疫监管,加强重大有害生物工程治理,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减少有害生物灾害导致的碳排放。

切实提升林业适应能力。一是加强良种选育。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培育,推进林木种苗花卉生产的良种化、标准化进程,加大林木良种选育应用力度。二是科学培育森林。坚持适地适树,优化造林模式,提高乡土树种和混交林比例,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质健康森林。三是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地建设,强化景观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开展适应性管理,提升气候变化情况下生物多样性保育水平。四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省级以上野生动植物,拯救极小种群,提高气候变化情况下重要物种和珍稀物种适应性。

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林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2015年起,国家林草局确定每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轮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我省于2017年开展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完成了国家在我省按24×24公里间距布设的177个固定样地(方形样地,每个大小为4km×4km)的全面复查任务,建立了江苏省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监测数据库。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林草局的部署要求,积极做好我省新一轮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持续为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林业基础数据。同时,探索构建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林业碳汇交易模式,努力实现林业碳汇的生态产品市场价值。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江苏林业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勇担绿美江苏建设新使命,奋战十四五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抢抓机遇、合力攻坚,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国之大者,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林业力量,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作者系江苏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