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共同体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单忠德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战略定位、目标任务以及策略方法,他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绘就了长江经济带五新三主发展新篇章。

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以创新为核心、教育为中心、育人为重心的长江教育创新带,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构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支撑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有力引擎。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南京市提出,要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为实现这些目标,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全力激发创新动能,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当好我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近年来,南航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才力量的使命担当,加快推动高站位办学治校、高标准学科布局、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品质校园生态,构建党建领航、战略引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全面开放的发展体系,勇当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服务支撑长江教育创新带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创新人才供给优势。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前瞻布局国家急需专业。先后增设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构建跨学院校内外协同的新工科实践平台。凝聚全员育人合力,构建完善协同课程体系。建设思想引领专业课程实验实践项目课题于一体的大课程组织机制,全面开设强国逐梦·大师领航系列专业前沿课,着力将航空航天民航领域的行业前沿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搭建联合培养平台。构建实习实训、教师实践能力培训、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科创相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体系,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平台10个、联合培养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校企平台近400个、项目式实习基地70个。

构建联合攻关新机制,培育自主创新核心能力。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水平。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机制,注重从国家重大工程中发现、提炼和研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重大课题,涌现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纳智能材料器件”“水伏效应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全面瞄准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瞄准服务支撑三航领域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目标,构建集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型号研发、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创新链,在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制造、航空动力等领域解决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持续强化开放共享,促进技术协同创新。建设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每年开展200多项技术合作,与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商飞公司上飞院等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中心、联合设计攻关团队等产学研合作联合体80个。

打造校地联动新样板,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创新融合发展机制。加强与行业单位深度合作,发起成立全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产业创新联盟、江苏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为培育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密切校地融合,提高成果转化效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建立校地研究院5个,服务江苏企事业单位1000余家,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司11家,构建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相结合的成果转化合作模式。

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面向党和国家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形势,面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的新使命,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任务,南航将坚定不移深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构建完善人才协同培养、科技联合攻关、资源联合共享的开放发展体系,更好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大力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以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长江教育创新带智能航空器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联合体为支撑,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校常态化人才培养交流机制,深入推进学分互认、学生互访、课程共享、项目联合攻关等,促进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通过开设企业课程、聘任企业导师、开展项目式实习、组织企业科创竞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班、博士班等多元化形式,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柔性化。

促进校地联动创新,全力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建立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校地研究院为依托,以省部级、国家级创新机构、校企校地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创新团队等多元载体为支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和南京市深化共建南航国际创新港,积极探索创新团队+研究院+实验室+创新平台一体化的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省部级和国家级实验室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服务平台和产教平台,实现创新、融合、开放、共享。

强化校企合作交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瞄准四个面向,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和企业工程实践优势,有组织联合承担大项目,不断加强原创性、自主性、引领性联合科技攻关,前瞻部署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围绕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变革性技术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发展联合体。有组织联合成立大平台,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构建一批特色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机构,构建多主体协同开放式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好社科研究基地和特色智库作用,持续提升资政能力与服务水平,更好赋能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赋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