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水平

发布时间:2022-09-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马永青    

提高产业工人生活水平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收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工人的收入逐年上升,但仍然需要不断提高。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实现共享发展,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扩大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要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分配格局,调整资本、技术、管理和劳动等要素不合理比价,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产业工人劳动报酬。引导劳动力要素畅通有序流动,使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农民工为重点,提高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努力使技能型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制造业是产业工人就业的主渠道,应实施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给予中小制造业企业相关的税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水平,增强制造业岗位对劳动者的吸引力,打破招工难瓶颈。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健全沟通协商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改善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度,要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工会多方力量和作用,推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集体协商。开展集体协商有利于促进产业工人共享发展成果、扩大消费、实现共同富裕。各级总工会既要牵头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又要用足用好集体协商这一有效抓手和工具,为产业工人增收入、谋利益。要加强集体协商的法制保障,大力推动相关立法,提高立法层次,进一步化解制约集体协商的障碍,进一步健全企业与职工沟通协商和利益协调的工作机制。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加快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之成为企业集体协商的依据。探索发布行业性最低工资指导标准,指导企业形成以一线职工为重点的工资正常增长制度,逐步缩小一线职工工资与经营管理者收入差距,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集体协商分层推进的工作体系。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通过推动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或能级工资等专项集体协商,推动企业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薪酬激励机制。

扎实推进等级评定,增加一线工人实惠。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国近期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发展为新的八级工制度,即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职业技能等级之下补设学徒工,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并建立与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在实施中要破除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隐形门,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对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工作的引领作用。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技能人才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合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实质性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突出考核技能劳动者以知行兼具”“一专多能创新创造为特征的能力水平,在为高技术领域输送紧缺人才的同时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持续加大力度畅通技能劳动者向上流动通道,加强技能资历与技术资历、教育资历序列间的横向衔接及待遇对接。在新八级工评定工作中,创新和结合特别重要。创新就是要主动呼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着眼技能更新迭代,动态更新职业标准和改进评价方法。结合就是要坚持能力导向与工资分配相结合,体现通过勤劳、创新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引领、指导、托底作用,借鉴分区域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结合实施新八级工的进程,适时制定新八级工每一职业技能等级分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新八级工不流于形式,成为一线工人收入的护身符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昂扬向上文化。共同富裕体现在物质财富上,也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上。要针对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特点,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以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劳动创造幸福的主题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最美职工”“文明职工评比表彰活动和书香企业创建工作,激发广大产业工人实现美好生活的热情、激情、豪情,以及钻劲、闯劲、韧劲。依法将工人文化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其建设列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新时代职工群众服务。将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建在产业工人集中的区域,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地标、职工群众的打卡地。要为广大产业工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防止在文艺舞台上产业工人的生活、工作、贡献被边缘化的倾向,更多地关注普通职工群众的悲欢离合,激发他们的感情共鸣。

(作者系江苏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卫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