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重大要求 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发布时间:2022-09-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李 林    

今年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奋力推进532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投资促增长,持之以恒奠基础蓄动能,努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动稳企助企政策落实,想方设法提信心

聚精会神保障企业运行。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全力稳链畅链、强链扩链,保障重点企业稳产满产、重点行业稳定运行,以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创造条件让企业出得去、客商进得来,鼓励开展远程参展等模式,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和市采通等新业态,助力外贸稳中提质。完善电力需求侧保供预案,科学调度电力资源,为企业稳生产送上定心丸

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进度,17月份累计办理留抵退税153.4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五。积极落实租金减免政策,17月份累计减免企业、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3.02亿元。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实行红线外接入工程政企共担机制,共为2万多家企业降本超4.3亿元。采取免申即享方式,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17月份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53亿元。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17月份共有249家困难企业缓缴金额1.17亿元。全面清理收费项目,预计全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金额超3566万元。

齐心协力帮助企业发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17月份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75.3亿元,同比增加63.33亿元。用好用足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17月份为2073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97.07亿元。持续推动降低贷款利率,17月份人民币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31个百分点和0.13个百分点。创新建立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链、信用链、资金链互促共融。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17月份支持外贸出口及海外投资金额达76.7亿美元,同比增长4.2%;提供保单融资增信支持16.7亿元,同比增长21.1%

聚焦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凝心聚力稳大盘

攻坚智能制造,加快塑造产业新优势。抢占产业风口,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30,新兴动能加快壮大、未来增长更有后劲。17月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98.9%98.5%36.1%,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二分之一,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1家、居全省第一,累计上云企业数超1.3万家,其中省星级上云企业达1127家、居全省第三。深入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新增上市公司2家,过会4家,累计上市公司达83家。

加速创新驱动,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全面落实创新20,深化科技服务四大清单专项行动。聚力打造创新平台,溧阳高新区连续四年位居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第一,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5家、累计45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发布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一区一名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以创新园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63家,促成中以合作项目44个,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落户德语区企业突破50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挖掘培育、政策激励和组织申报力度,3家企业入围科创独角兽百强,其中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位列前十。大力实施青春留常计划,在常高校毕业生留常参保人数同比增长81%,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兑付4717.4万元,新建改建人才公寓3万套,引进各类人才5.5万人、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60个。

加强招引落地,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办好重大活动,精心组织工博会、科技经贸洽谈会、云联五洲等系列活动,做好两湖区域、新能源汽车、文旅产业等重点招商推介。加强服务业招商,大力发展首店经济,解锁一批高端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刺激市民消费欲望,点燃城市消费活力。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完善全周期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创新推进拿地即开工,确保省重大新建项目在9月底前全部开工。高度重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和专项债支持项目,推动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17月份,市重大产业项目共270个,其中结转项目185个、新增入库项目85个,完成投资707.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0.8%85个新增入库项目中,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有3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有19个。

激发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多措并举增后劲

全力打造两湖创新区。加快构建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科学规划体系,用心打磨重要功能性项目、标志性建筑、核心街区设计方案,让两湖创新区经得起远眺、耐得住细看。加快深化常州南站概念性方案设计,建设便捷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城市中央车站。加快引进国际社区、国际教育、国际医院等高端资源,积极布局商业综合体、购物小镇、星级酒店等,提升两湖创新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吸引力。加快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智慧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建设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让广大市民及八方来宾走进两湖、拥抱两湖

奋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开交通框架,加快常泰长江大桥、常泰高速、南沿江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常泰铁路早开工;加快地铁5号线等项目推进,加大城市路网、公共交通密度。兴修水利工程,加快实施新孟河延伸拓浚等项目,有效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加快推进洮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试点工作,排定实施九大类48个项目。畅通物流动脉,优化铁公水空等多种联运模式,积极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谋划实施铁路集装箱青龙货场、长江集装箱ICT场站项目。增强城市功能,加快实施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漕桥污水处理厂扩建等工程,提升城市安全发展韧性;编制《十四五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台阶。17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7%,超过全社会固投增速1.3个百分点。

着力增强市场内生动力。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和供地规模、节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释放消费潜力,办好龙城嗨购节、文化旅游节,打造辨识度高、吸引力强的优质夜市IP,发放各类消费券8045万元,拉动消费11.83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促进PC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四端融合,打造信息联通、审管联动、联合监管、联合惩戒证照分离常州品牌,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化秒批秒办服务,构建群众零跑腿、办事零等待、零工作人员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一网通用,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迭代升级政企通”“我的常州功能,集成满足企业共性需求和群众高频需求;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发布涉企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免罚清单,形成涉企免罚清单相关内容295项。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