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江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重要论述,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合作会商机制,共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知识产权强省,夯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基础。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高质量创造,彰显激励创新作用。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突出质量为先,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是2012年的7.72倍、7.18倍。高质量发展评价导向更加鲜明。“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被纳入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每十亿元GDP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2021年度省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共性指标体系。优秀激励作用更加充分。省政府制定出台《江苏专利奖评奖办法》,在原专利发明人奖励的基础上,增加对优秀项目的奖项,同时配套奖励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常州、淮安、泰州等8个设区市开展市级专利奖评选,省级财政加大对地方高质量知识产权奖补资金的支持力度。培育示范效应日益显著。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发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商标品牌培育等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建成各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432家。
推进高标准保护,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高标准保护,突出完善体系,护航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续6年稳步提升,2021年跃居全国第一。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基本奠定。省人大审议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各设区市全部出台本地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或意见,形成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知识产权强保护合力逐步形成。出台《专利商标行政执法规程》、出版《专利商标行政执法实务》,推动知识产权执法程序规范、标准统一。开展“双打”“两反两保”“地理标志”等专项行动,多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行政裁决等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持续获全国优秀。知识产权快保护体系初步建成。实现设区市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覆盖,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3家,全省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163家,“1+13+N”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遴选支持南京、苏州、江阴等10个地区创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探索路径。
推进高效益运用,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坚持价值导向,突出综合运用,有力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646家,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1014.38家,企业专利授权量占总量的比重由68.98%上升至85.28%,企业依靠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更具底气。专利转化加速实施。在全国率先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从“搭平台、设基金、育机构”3个方面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形成“一中心、一基金、一网络”的专利运营体系。知识产权金融率先突破。全面推行“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质押融资模式,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知惠万家”行动,建设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平台。截至目前,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1000亿元。知识产权强链行动稳步深入。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31”产业强链行动,推动重大创新载体与知识产权高层次服务人才开展产才对接,指导南京、常州、镇江等地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有序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增强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制定《省重大创新载体重点企业名录》,实施企业分级分类培育,以知识产权赋能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品质服务,巩固创新发展基础。突出市场需求,坚持便民利企,强化高效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入选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清单,全省600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整合商标、专利、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服务窗口,在全国率先实现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设区市全覆盖。开通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类数据资源强耦合、信息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多元化,为全社会免费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信息服务。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打造2个国家级、6个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服务载体落户江苏。建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等省级以上信息公共服务网点50余家。推动各地在产业集聚区等地探索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配备知识产权专员,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支持南京理工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知识产权学院,探索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路径。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工程师职称评审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全省知识产权人才总量达9万余人,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高水平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深化国内区域协作和国际交流合作。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国际知识产权应用暨项目合作大会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域协作更顺畅。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发展共商机制,牵头签署《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书》,加快推动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信息互联互通、高层次人才共享。加入京、津、冀、沪、苏等12省市执法协作网络。国际合作更多元。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紧密合作,与美、欧、日、韩等20多个国家开展高层次交流,促成70多家国际国内重要服务载体、创新载体落户江苏。高水平打造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等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RCEP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等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多次承办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局长系列会议、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中蒙俄知识产权研讨会等涉外知识产权重大活动。涉外维权更主动。完善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沟通机制,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预警机制,加强中外合作园区外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诉求响应。推进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服务能力建设,建成3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组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顾问团队,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和推送机制,指导和服务涉外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作者系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