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富口袋”与“富脑袋”

发布时间:2023-03-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周莉雅 沙 磊 薛 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江苏综合实力雄厚,实体经济发达,科教优势明显,人文底蕴深厚,有能力有条件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探索协同推进富口袋富脑袋的特色路径,进一步促进物质富足、精神富有,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图景。

共同富裕背景下富口袋是全体人民通过创业创新、辛勤劳动,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富脑袋是通过文化、道德素养等提升实现精神自信自强。总的来看,富口袋富脑袋的关系本质上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解,富口袋富脑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富脑袋富口袋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对富口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富脑袋”“富口袋最终都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解,富口袋”“富脑袋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将两个文明的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装进群众的口袋脑袋富脑袋既要着力加快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又要让精神文化产品走进群众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

促进社会财富共创共享,让“富口袋”进一步夯实“富脑袋”的物质基础。江苏经济综合实力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元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各省(自治区)之首,但与经济上的相比,社会文明程度的还不尽如人意。要探索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促进合理的社会阶层流动,减轻年轻人在一老一小等方面的支出压力,缓解当前社会出现的躺平”“消极佛系等群体性焦虑,让更多人对富口袋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够得上,激发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内在动力。聚焦技能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主要群体,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机制,畅通职称评审或认定通道。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促进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GDP联动增长。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最为关心的领域,推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有更多可支配收入用于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富脑袋”的先进思想文化基础。江苏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加强,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群众脑袋任重道远。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固本培元、充实基础,用主流价值浸润人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深入开展共同富裕的系统性研究和学理性阐释,推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放大王继才、赵亚夫等重大典型示范效应,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马庄经验,讲好江苏共同富裕故事。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打造一批共同富裕示范基地,重点奖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营造全社会促进共同富裕的良好舆论环境。

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引领时代风尚,提供“富脑袋”的丰富精神食粮。江苏文艺精品创作繁荣,一批艺术精品广受好评,文化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发展,但脱离群众、低俗媚俗、沾染铜臭气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文艺创作熏陶群众脑袋有待加强。继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之中,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尊重并引导群众审美趣味,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成为激励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开展文化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构建健康清朗的文化文艺创作生态,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反映江苏共同富裕火热实践的文化文艺精品,推动江苏文艺创作高处再攀高。开展特色品牌活动,立足江苏文化底蕴,高品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文脉等标志性文化工程,提升紫金文化艺术节等紫金系列文艺品牌影响力,办好扬子江作家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品牌活动,支持海内外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在江苏首发、首演、首播、首映、首展,支持打造共同富裕特色文化品牌。

持续扩大群众文化生活体验,打通“富脑袋”的“最后一公里”。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江苏大剧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使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初显成效,书香江苏建设蓬勃开展,但还存在服务手段单一、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出一批文化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具有高显示度的江苏先进文化服务品牌标识,促进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在群众生活中留痕、头脑里扎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利用新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具有应用场景的现代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保证基层群众每年接受一定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乡文化均衡、融合、共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拓展群众文化消费空间,推广南京、苏州全国文化消费试点经验,推动文化消费综合体建设,鼓励文化产品、服务植入商业业态。

打造社会文明风尚高地,让“富脑袋”为“富口袋”提供不竭动力。江苏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超过15%,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9个,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但让文明准则扎根群众脑袋仍有待加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公民文化滋养,团结和引导人民群众思想积极向上,营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的社会文明风尚,更好构筑江苏精神、江苏价值、江苏力量。积极提炼江苏新时代精神文化符号,在省级层面价值目标上,凸显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守法诚信等精神符号,提升江苏对外吸引力、归属感、价值力;在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上,凸显尊重劳动、崇德明礼、和睦友好的精神符号,彰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社会形态;在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上,凸显勤勉创业、文明友善、守望相助的精神符号,彰显江苏人民的责任意识、关爱意识和互助意识。加快建设渠道更通畅、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学习更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逐渐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