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徐州商圈”效应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3-03-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梁 伟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推动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区域消费链条上的关键枢纽。在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徐州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徐州商圈集聚效应等被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之首、长三角北翼的现代国际商都,打造立足淮海、引领苏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徐州正多措并举激活消费市场、丰富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推动消费市场有序发展,让消费成为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徐州商圈”能级持续提升

近年来,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在消费领域尤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12年以来除2020年受疫情冲击外,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居淮海经济区首位。2022年,徐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02.7亿元,增长1.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在全省四个国际消费中心创建城市中增幅第1、总量第3

中心商圈辐射力不断提升。以彭城苏宁广场、徐州金鹰、云龙万达、经开区环球港等为代表的高端商场,以宜家家居、奥特莱斯等为代表的特色商场,和以彭城壹号、回龙窝等为代表的时尚街区,提升了徐州消费辐射力。以全省第二大商圈——彭城广场商圈为例,其消费辐射半径由2015年的100公里扩展至目前的150公里,辐射淮海经济区10城;商圈中的苏宁广场、金鹰国际2家企业重大节假日外来消费最高占比超50%,比2015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通过会员消费统计)。力争到2025年,商圈商业辐射半径达200公里,区域商贸中心首位度从1.36提高到1.8

消费活动影响力明显增强。围绕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市县区、政银企、内外贸、线上下联动,汇集政府+报业+商家三方资源,以品质生活为主题,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着力打造淮海新消费活动品牌。2022年成功组织夏夜生活”“金秋惠购”“乐购冬日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开展专题促消费活动1500余场,发放家电、餐饮、零售、汽车等各类消费券共计3亿余元,直接拉动消费超过60亿元,有力消减疫情影响,实现全市消费市场企稳回升。

消费平台载体日益完善。目前,徐州共有1000平方米以上商场58家,其中市区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4家。中心商圈拥有7家在营、2家正建大型商场,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档次首屈一指的中央商务区。云龙万达广场、新淮中心、泉山三胞广场、铜山万达广场、壹方城、经开区环球港等集商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以及彭城壹号、回龙窝等为代表的时尚街区,接连推进落位,与中心商圈共同把传统的购物场所变成游、购、娱的嘉年华,辐射淮海经济区。

新消费场景持续培育发展。首店、首发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良好,金鹰、苏宁、杉杉奥特莱斯等商业体不断集聚名品、名店品牌,培育夜食、夜娱、夜秀、夜展等延时消费场景。依托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建设,着重发展集聚人气、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方面发展的会展经济,如举办新能源车展、农博会等一批影响力大的展会,推动会展+贸易”“会展+商贸流通跨界融合,构筑会展消费新场景。

对标创建找准补板

在对标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提升中心商圈辐射范围、集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将以问题为导向,为下一步工作谋划与开展找准方向。一是商贸流通业整体规模仍不高。传统商贸仍占主导,电子商务、会展等就业弹性较大的新型商贸流通业占比过小。本市商贸企业主要从事批零、餐饮等传统经营,业态创新转换跟不上形势发展,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潜力。缺少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核心力强的商贸流通业,中心商圈超20亿的实体零售企业仅有一家。二是促消费方式相对单一。三年来,主要以减税降费、消费券、满减优惠等促消费方式为主活动措施轮番推出,但受居民收入预期不佳影响,整体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和理性,制约消费增长,市场信心恢复仍需时间。三是消费国际属性仍偏低。作为老工业城市,缺少地产优质消费品,对外输出消费品基础薄弱;外贸体量在全省4个创建城市中偏小,进口总量仅占进出口的15%;与宁、苏、锡相比品牌集聚度较低,优质名品消费供给资源不够集聚,影响了区域中高端消费支出资源集聚。

多维推进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方面,徐州正加快谋划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以培育新消费、新供给、新动能,巩固淮海经济区商贸中心城市首位度。

完善消费载体,实现消费硬件提升。继续培育特色核心商圈,布局高品质消费基础设施,推动高端要素资源加速汇聚;多渠道扩大特色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做强消费品集散平台,高标准培育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文体娱乐、艺术收藏、购物休闲、餐饮美食等商业特色街区。加快德基广场、君太百货、文庙等重大商贸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顺利竣工营业。

增加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内涵提质。引进高端商贸企业、品牌店、特许经营、进口商品直销等新业态,培育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商业贸易功能,指导中心商圈企业进一步加大国际名品引进,提升区域品牌集中度。以国家级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为契机,建设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构建适应消费需求发展变化的新型社区商业场景,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多元消费,加快消费创新提速。全面推进会展消费、繁荣夜间消费、发展数字消费、拉动大宗消费,发展电子商务、数字文化服务创新等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同线同标同质工作推进,开展超级产地日、直播产地专场等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活动,助企打造地产名片,拓展国内销售渠道;更大力度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训,培育一批跨境园区、孵化基地,推动有需求的企业加快布局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做大跨境进口交易规模,促进消费升级。

培育特色消费,丰富徐州品牌内涵。围绕淮海新消费继续开展促消费活动,丰富商文旅消费内涵,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培育本土消费品牌,特别是老字号品牌。发挥老字号在建设自主品牌、全面促进消费、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老字号企业参加网上年货节”“唱响四季等消费促进活动。盯紧重要节日节点,组织发动全市各经营主体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以创建国际美食之都为抓手,放大彭祖伏羊节影响力,助力餐饮业、旅游业等关联产业发展繁荣。

打造消费环境,增强舒适消费体验。建立徐州商圈协调管理机制,为区域内外消费者提供更优良的购物环境。加强国际消费便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徐州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航空口岸、铁路货场、国际邮件互换局等海关监管场地运营能力。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强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和治理,加快培育一批放心消费示范企业、示范商圈、示范餐饮、示范景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放心消费之城。

(作者系徐州市商务局局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